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赵劲松
2019年,南宁市民唐先生参与了支付宝上的“相互宝”健康互助计划。去年1月,“相互宝”关停后转投为中国人民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的保险产品。今年2月,他因心肌梗塞住院治疗,花费4万多元医疗费,病愈后提出理赔,却被告知“存在违反健康告知内容”而拒绝。他对此提出异议,多次申诉未果。南国早报全媒体(新闻热线:0771-5690127,报料邮箱:news@ngzb.com.cn)记者介入后,保险公司决定向他赔付2万元。
网上参与互助计划,突发疾病理赔被拒
唐先生说,“相互宝”是2018年10月在支付宝App上线的一项大病互助计划,基于“帮助他人,守护自己”的互助精神,如遭遇重大疾病,可申请获得30万元或者10万元的互助金,费用由所有成员分摊。2019年起,他开始参与他人的分摊,每期自动扣款,希望自己生病时也能得到他人帮助。
今年2月,唐先生在办公室感觉胸背部疼痛不止,打算前往医院就医。然而,在地铁列车上,他的病情加重,被送往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埌东分院急救,诊断为心肌梗塞,医生为他疏通淤堵血管并安装了心脏支架。
2月25日,在病愈后,唐先生打开支付宝申请互助金。此时,他才发现“相互宝”已于2022年1月28日关停,并由“蚂蚁保”接手,在其界面下有2份保单,显示他购买了“健康福·重疾1号(大病版)”产品,承保公司为中国人民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唐先生说,他准备了相关材料提交理赔申请,但审核未通过,原因为“存在违反健康告知内容”。他进一步咨询后,“蚂蚁保”工作人员称,他在2017年体检时被发现患有高血压,违反了“相互宝”健康要求。
“我参与‘相互宝’项目时,并没有看到高血压不能参与的条款。”唐先生说,3月11日,他再次提出申请,获得初审通过,案件进行审核后,承保的中国人民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最终还是拒绝理赔,解除了保险合同并退回120元保费。
唐先生表示,他参与的“相互宝”不是保险产品,“蚂蚁保”接管后自动转换成了保险产品,但并未按照有关法律规定对他进行询问,以及展示和确认保险合同条款,而采取自动扣费的模式,属于其自身的弃权行为,“在未询问的前提下,投保人亦无告知义务,以违反健康告知义务为由拒赔不应成立”。
▲唐先生的理赔被保险公司拒绝。受访者供图
“带病加入”不符要求,承保方已尽告知义务
“相互宝”项目客服人员表示,“相互宝”对加入人员有健康要求,参与者需承诺健康符合相关要求,否则将导致自动退出互助计划,且无法获得互助,已分摊的金额不予退还。
其中,有一个条款是没有“2级或以上高血压(收缩压≥160mmHg或舒张压≥100mmHg)”,而唐先生早在2017年就患有高血压,属于“带病加入”,不符合健康要求。在“相互宝”关停后,自动转为“健康福·重疾1号(大病版)”产品,他对相关的健康要求条款也是知情的。因此,保险公司作出拒绝理赔决定。
记者注意到,在“相互宝”关停前,有保险行业的网友曾发帖提醒称:“成员直接转保的,无需重新做健康告知和计算等待期。许多小伙伴加入相互宝时可能并未仔细确认健康告知,如不符合健康的即便出险也是无法获得理赔的,建议大家在转保的时候,还是再次核对下健康告知。”
8月7日,中国人民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书面回复记者称,“相互宝”转投为该公司的“健康福·重疾 1 号(大病版)”产品时,需要客户自己手动操作,确认后才能完成转投。同时,在页面上也有以明确的方式告知,并提示投保人相关转投成功与否的信息。
该公司还表示,唐先生投保产品为互联网健康保险产品,在“支付宝—蚂蚁保”平台进行在线展示及销售,在投保页面阅读完相关保险条款后,可自主操作投保,对投保的全流程享有知情权。
该公司工作人员称,已安排专人对接唐先生,双方达成了赔偿协议,但其未透露具体数额。随后,唐先生告诉记者,保险公司同意赔付2万元,将在几天内到账。
网购保险日益增多 看清条款避免触雷
南国法援公益律师赵明堂表示,“相互宝”的健康要求从合同种类上来看,算是射幸合同,就是看谁生病了,或是出现其他情形,可能获得赔偿。同时,也算诺成合同,“就是说我制定了一个条款,你认可我的条款就加入,不认可就不用加入,这是它属于保险的一个特征”。
赵明堂认为,“相互宝”对唐先生的加入有一定身体条件的要求,与保险法对投保人的义务要求类似,称之为如实告知义务,他作为投保人,在购买保险时负有如实告知健康状况的义务,这决定着保险公司是否提高保险费用或是否承保。
“有的保险公司在网络平台营销推广时,只展示对消费者有利的内容,不利的都不列出来。”广西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志愿者律师欧阳泽明说,保险公司仍存在一些片面信息披露、不实产品宣传等误导消费行为,严重侵害消费者的知情权和自主选择权。他认为,保险机构要规范经营,需要引起消费者重视的内容应明显标识,着重提醒。如出现类似承接上一个平台消费者的情况,接收后要按前面的合同约定履行,不能单方增加限制条款。
欧阳泽明提醒,在购买互联网保险产品时,消费者要逐一查看平台上所示的内容,详细阅读合同条款,尤其是涉及保险责任、责任免除、交费、理赔等关键内容,警惕“套路”广告,尤其留心设置的默认勾选项,避免被强制搭售其他产品。对于缴费的方式、渠道、频次都要进行确认,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赵敏 陈诗圆
校对 胡来彦
责编 唐海波
审核 佘鸿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