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黄婧 李艺/文 邹财麟/图
2024年,广西美食如同一台流量收割机,吸引着众多明星、游客寻味而来。从刘涛录节目时点赞的老友粉,到王祖蓝心心念念的酸嘢,再到最近吴克群在南宁骑小电驴各种“逛吃”……借助明星效应和网络流量,广西一个个特色小吃火出圈。舌尖上的广西美食该如何把握机遇,由“网红”变“长红”?今年自治区两会期间,几位人大代表分享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现象
因为美食 游客慕名来桂“逛吃”
“老板,2两粉加鸭脚!”柳州一家螺蛳粉店门口,来自区外的大学生何琳和朋友拉着行李箱排进长队中,“‘种草’螺蛳粉好久了,慕名而来就想尝尝最地道的风味。”
▲螺蛳粉。
“放辣椒粉,微辣!”南宁一家酸嘢摊前,来广西探亲的陈女士认真挑选着各种水果酸,“酸甜开胃,怎么也要打包一份带回家乡。”
▲市民在南宁市平西夜市内买酸嘢。
“咸味微苦,加点葱花更好吃!”在桂林一家油茶铺里,来旅游的外国游客端起刚打的油茶,细细品味着独具风味的“中国咖啡”。
……
如今,越来越多游客慕名来到广西“逛吃”。广西好吃的不只有螺蛳粉,还有众多美食。1月12日,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在网上发起一个广西美食小调查,截至1月15日下午17时共有956人参与。调查数据显示,螺蛳粉、老友粉、酸嘢是受访网友最想推荐的广西美食。此外,桂林米粉、田螺鸭脚煲、柠檬鸭的推荐率也挺高。还有部分网友推荐广西扣肉(强调必须是夹芋头那种)、果酱烧烤等。
观察
预订火热 现煮真空打包受青睐
广西烹饪餐饮行业协会副会长兼名厨委主席闭思维介绍,广西是美食天堂,各地都有代表性的美食,啤酒鱼、五色糯米饭、扣肉、油茶、酸嘢等都很有特色。这几年,广西美食也很卷,口味和样式根据市场需求不断变化。比如五色糯米饭颜值越来越高,能做广西酸嘢的水果越来越多等。这些美食,成为大家认识广西的另一张名片。
以螺蛳粉为例,从最初的街边堂食,到后来的袋装速食,再到现在的全球邮购,如今的柳州螺蛳粉已实现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南宁市民周女士周末带朋友去柳州嗍螺蛳粉,她发现除了袋装螺蛳粉,螺蛳粉店还能提供现煮螺蛳粉真空打包和冷链快递发货服务,吃货们临行前下单,回到外地的家就能收货。不少店家还推出自己小店的微信订购小程序,让吃货们在外地也可以随时“遥控”店家煮好发货。在团购平台上,一些“真空冰冻、门店直发”螺蛳粉店,近期已有不少网友跟团,甚至在一些网红店周边,还开了螺蛳粉代购店,提供鲜食螺蛳粉发货和代购速冻螺蛳粉。
▲袋装螺蛳粉。
除了螺蛳粉,油茶也有快递打包服务。南宁市人民公园附近的官塘美食街,汇聚了数十家油茶店。不少外地食客对油茶念念不忘,为了方便这些顾客打包油茶带回家,店家将煮好的油茶密封好,配上油果、米花、葱花等配料一起打包,回到家加热即可食用。一名油茶店老板介绍,很多顾客都是“连吃带打包”,店里的袋装油茶销量不错,还能提供快递到家服务。
思考
循序渐进 广西美食要香飘更远
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近年来,广西各地想了不少办法,把地方特色美食做大做强。桂林米粉、老友粉等不仅推出预包装,还制定了行业标准;恭城油茶研发了浓缩油茶、速溶油茶、油茶奶茶等各式产品;怎么炒更正宗,柠檬鸭还有了炒制技术规程等。
广西美食要走向全国只有预包装这条路吗?在桂林市恭城瑶族自治县县长杨征山代表看来,虽然美食与预包装的深度融合是消费升级的一种趋势,但助力广西特色美食走出去,不只有预包装这一条路,还可以打造沉浸式、互动式、体验式的餐饮消费新场景。以恭城油茶为例,除了做好预包装恭城油茶的生产销售,扩大市场规模外,还计划逐步培养一批“瑶族油茶习俗”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鼓励和支持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开展授徒、传艺、研学、文化传播等活动,更好展示恭城油茶的魅力,让游客有更好的非遗体验。
▲打油茶。
目前,油茶标准门店评审正在开展,对申报门店的制作工艺、原材料使用、服务质量及文化传承等进行全面评估,规范提升恭城油茶餐饮行业整体水平。“我们还想将更多油茶店开出去。”杨征山代表介绍,恭城计划在区内重要旅游县(市、区)布局恭城油茶标准门店、连锁店1000家以上,支持企业到全国其他省(区、市)开设有等级、有规模、有示范效应的标准门店,让更多人喝上最正宗的恭城油茶。
▲油茶因其独特的口味备受追捧,被称为“中国咖啡”。恭城瑶族自治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广西扬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莫金枝代表认为,广西美食想出圈长红,可以在品牌包装和品质保障等方面下功夫。像甘肃麻辣烫、淄博烧烤这样的爆款,带来的流量固然让人羡慕,但冷静下来思考,品牌想要走得长远,还是应该循序渐进。建议通过线下品牌体验、线上新媒体推广等方式,打造更多广西特色美食品牌。
建议
“寻味线路” 让更多人开启“味蕾游”
在上述广西美食小调查中,超七成受访者在做旅游攻略时会将当地美食考虑进去,近两成受访者会为了某地美食千里奔赴。“不同地区的独特美食,对游客是非常有吸引力的。”广西北海市古郡丝路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武超代表观察发现,随着短视频等新媒体传播方式的发展,美食+文旅已经成为激发“舌尖”经济动能的新方式。
▲北湖路一家老友粉店内,店员正在猛火爆炒。
武超代表表示,广西美食既要香飘全国,也要吸引更多人寻味而来。从带动文旅消费来看,设置“寻味线路”是不错的选择。这个线路可以将广西各地的美食串联起来,让游客在品尝美食的同时,还能深入了解当地的文化和风俗习惯。这一建议也与调查问卷中受访者的想法不谋而合,半数受访者认为,参与美食旅游就是想更多地从美食中感受旅游地的独特文化,“品一城美食,赏一方烟火”。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陈诗圆
校对 黄少华
责编 唐海波
审核 胡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