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父母玩手机对孩子的伤害有多深?柳州10岁女儿哭喊:你心里只有手机

阅读数:3828 发布时间: 来源:南国早报
家长抱怨孩子玩游戏的同时,也有孩子反对家长玩手机。

春节长假刚刚结束,许多孩子还在上小学生的家长就开始抱怨了:很快就要开学,孩子的寒假作业还没有做完,天天在家玩游戏、吃零食,就是不写作业……

不过,家长抱怨孩子玩游戏的同时,也有孩子反对家长玩手机。也许他们没有说出口,或出于尊重父母,不愿制止,但他们内心的不悦,在日常言行之中,也会表露出来。

除夕夜母女俩打了一架

除夕那天,专程从柳州赶回来宾市忻城县老家陪父母过年的唐女士,怎么也没有想到,女儿那么不给自己面子:当着老人的面,跟她顶嘴不算,母女俩还动手打了起来。

唐女士在柳州市一家旅游公司工作,丈夫在一家装修公司上班,他们的大女儿乐乐在柳州市区一所小学上小学四年级,学习成绩一向很好,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保持在班上的前五名。乐乐在家里很能干,做家务、带妹妹,没有她不会的。像这个寒假,两岁大的妹妹每天都是乐乐照管,有时候唐出去办事,想把小女儿带出去,好让乐乐在家安心做作业,小女儿都不愿意,说要跟姐姐在家。

就是这么能干的一个女儿,怎么会在全家大团圆的日子里,与母亲对打?

唐女士说,除夕那天晚上吃完年夜饭,家里的其他小表姐妹们说要去放烟花,乐乐说烟花一般要等到午夜时分才放,她不愿去。可妹妹想去玩,乐乐还是不愿去。唐女士正在看微信,边对着手机哈哈大笑,边“命令”乐乐带妹妹去玩烟花。乐乐不高兴了,顶了她一句说:“她是你的女儿,你怎么不带她去?你就知道玩手机,是个懒妈!”唐一听这话,顺手就给了乐乐一个巴掌,乐乐一边挡一边大哭起来,她接着又是一巴掌。乐乐就指着她说:“你敢再打我,我就打你!”结果,她正准备打过去时,乐乐真的给了她一巴掌……

唐女士说这也是乐乐10岁了,第一次跟她对打,打完之后,她自己也哭了,也反思自己的不妥,更担心的是乐乐从此不再听她的话。后来一再找乐乐交流,请她指出自己的不对,乐乐只丢给她一句话:“你心里只有手机。”至今令她难受。

小女孩说话声音突然变嗲了

同样上小学四年级的女孩萌萌,这个寒假也令父母百思不得其解。

萌萌的母亲彦女士介绍说,萌萌的学习成绩一直不太理想,上个学期期末考试语文81分,数学74分,英语79分。这已是比上学期期中测试成绩提高了。

平时萌萌的学习辅导多是彦女士,但她现在已有孕在身,春节前丈夫接过辅导重担,让她“退居二线”。可她与丈夫的辅导方式很不一样,丈夫是个“粗人”,只给萌萌划定作业时间,每天要求她做多少,什么时候做完,就什么时候休息。如果做不完,半夜三更都不让睡觉。春节前的一天,就是因为萌萌的规定作业做到了深夜11点多了,还没有做完,做父亲的直接把她的作业本和课本都撕烂了。

看着丈夫如此对待女儿,当晚,彦女士与丈夫也大吵一架,要他向女儿陪礼道歉。其丈夫却坚持认为自己没有错:他给女儿规定的作业数量与平时一样,以往都是一个小时之内做完,为何当晚从晚上8点做到11点半都没有做完?“明明是怠工。”

萌萌被父母的吵闹也吓着了,可她也不承认自己是在“怠工”,逼急了才说出她不肯加速做作业的理由:爸爸说是陪她做作业,实际上是在玩手机。做父亲的更急了:我玩手机碍着你做作业了?萌萌也顶嘴了:“肯定碍着。你一边看还一边傻笑,我听着看着你那样,哪还有心思做作业?”

一家三口为了父亲玩手机、萌萌做作业不认真的事,争吵两天之后,萌萌说话的声音和形态完全改变了:只要与爸妈交流,特别是看着爸爸妈妈在看手机,她瞬间就把说话的声音压得低低的,然后再用此前极少有的嗲声嗲气的口吻来表述,弄得夫妇俩“鸡皮疙瘩都起了。”

“网瘾”成人与孩子标准通用

2月11日,记者将上述两个家庭的情况,带去咨询广西脑科医院儿童青少年心理专家潘润德。潘润德介绍说,做父母往往低估了孩子的心智。实际上父母的一言一行,都被他们看得一清二楚。这也就提醒家长,你要想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你就要先自己做好来。

“今年即将执行的‘网瘾’诊断标准,对成人也是一样的。也就是说成人也有网瘾。”潘润德说,去年,世界卫生组织已将“游戏成瘾”列入精神疾病范畴,我国卫健委也已将其纳入,并将于今年正式实施。平时家长、教师常把“网瘾”这个词集中用于青少年,这是不公平的。按照目前的国内调查数据显示,网瘾的高发人群的确是 12-18岁的青少年,国内这个年龄段的上瘾人员超过10%。但诊断标准是不分年龄段的。凡是每月上网时间超过144小时,即一天4小时以上;或出现无法抑制上网冲动的行为,都有可能已经是“网瘾中年”、“网瘾老年”。如果家长是网瘾人员,对孩子的影响会更大。

潘润德开玩笑说,既然这样的网瘾诊断标准都不分年龄,家长对自己和孩子的要求,更不应搞“双重标准”。如果将孩子的学习看得像你的工作一样重要,陪伴他们学习时,就要像你自己对待工作一样认真,要求他们学习、作业时,你也不能玩手机、打电话、与他们高谈阔论,保持环境安静。如果需要讨论时,应坦诚相待,各抒己见,而不能对

孩子说讥讽语言,更不能抬手就打。像那位与母亲对打的女孩,她的内心应该存在很多的委屈,比如“我已经很优秀了,你们为什么还要打我?”另一个女孩萌萌,突然改变说话的语气,有可能她的内心希望父母对她说话客气一些,不要总是指责、打骂她,也不要互相吵闹,期待家庭和睦、温馨。

来源丨南国今报

编辑丨黄俏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