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数九寒天里,他们每天都和冷水打交道,这到底是一群什么队伍?

来源:南国早报客户端 发布时间:

今年入冬以来,广西遭遇了多次寒潮天气的袭击,面对持续低温天气影响,广西绿城水务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绿城水务”)加强巡查、科学调度、力保供水……把安全供水放在重中之重,战严寒,保供水,多措并举确保南宁市供水安全。

战严寒

防冻处理保障设备正常运转

绿城水务在南宁市区内下辖凌铁、三津、河南、西郊、中尧、陈村6个自来水厂,负责南宁市区内绝大部分自来水生产及供应。

为确保寒冷时段安全供水,各水厂加强了生产巡检力度,采取积极措施对液氯瓶、鼓风系统等生产设备进行防冻处理,对加氯计量泵等重要设备进行检查保养,添加更换设备润滑油,减少低温天气对设备正常运行的影响,并密切监控原水温度,防止因低温低浊影响混凝和消毒效果,确保出厂水质指标达标。

▲水厂工作人员更换生产运行设备润滑油。西郊水厂供图

▲应对寒潮应急小分队对水表冻裂情况进行核查。 马丽摄

▲低温天气期间,水厂工作人员认真巡查沉淀池,检查矾花生成情况和沉淀池出水水质并做好记录。 黄莉摄

目前,各水厂运行正常,1月1日至今,南宁市区内日供水量最高约160.5万立方米,有力保障了低温期间广大市民的用水需求。

高科技

实时监测水压以便及时抢修

为确保城市供水“生命线”畅通,绿城水务积极推进“智慧水务”建设,构筑“环城环网一张图大调度”管理模式。于2020年底前完成生产调度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大数据中心平台三个系统的升级建设,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从原水到水厂生产再到管网供水24小时密切监测。

在调度系统中,调度人员可根据南宁市需水量变化,及时科学优化调整供水管网压力。该系统实时对遍布全市的200多个测压点进行监测,一旦发现管道压力异常波动,便会自动提醒,并下发指令到相关部门。工作人员接到指令会立即前往异常点核查,极大提高了供水抢修效率。

▲陆绍庄师傅例行检查水压监测设备工作运行情况。黎力摄

陆绍庄是绿城水务一名普通的技术工人,负责水压在线监测系统的安装和维护,他在这个平凡而重要的岗位上工作已近三十年,经验丰富。现在有了先进技术的支持,陆师傅维修起来更加得心应手,“公司升级了监测系统后,我及时使用手机查看系统,就可以知道哪个水压监测点位置的设备有问题,马上就过去维修。”陆师傅说,在线水压监测数据不间断地传输到公司中心调度室,保障了城市供水“血脉”的畅通。

保供水

坚守一线并提供多项预案

今年以来,受低温天气影响,南宁市内多条路段的水泥水管由于使用年限长,出现爆管。为提高供水抢修应急处置能力,绿城水务管网管理处成立两百多人的应急抢修队伍,配备水下切割环锯、数字听漏仪等先进设备及60多辆抢修车、4辆应急供水车。同时,公司加大巡检和抢修力度,加强管网听漏检漏工作,主动发现明、暗漏点并及时维修,确保抢修高效、智能、快速。

▲突发爆管事件,供水抢修人员不畏严寒,在寒风冷水中坚持奋战至凌晨。 管网管理处供图

▲寒冬时节,水务工人不戴手套是为了更好更快地完成抢修。管网管理处 胡鹏 摄

韦年洲是管网管理处修漏班班长。低温天气期间,管网抢修任务更大,韦年洲所带领的修漏班不畏严寒,始终坚守在抢修一线,常常为完成管道修复工作奋战至凌晨,用实际行动捍卫城市供水安全稳定。

▲供水阀门一般分布在地下,遇到水管抢修任务时,水务工人们需要钻入狭小暗湿的地下关闭总供水阀门后才能实施抢修工作。胡鹏摄

▲水务工人将手深入冰冷的泥水里修复损坏的水表。营业处 黄彦 摄

据统计,低温期间,绿城水务每天接到巡查、抢修、消火栓维护等任务工单40多个,出动一百多车次。近一个月以来,累计出动6000多人次,管网巡线近一万公里,巡检消火栓1000多个、阀门2000多个,工单处理及时率100%,用户回访满意度100%。

▲公司派出送水车对受停水影响的用户送水。 管网管理处供图

此外,为给市民提供暖心、贴心服务,绿城水务3296332供水服务热线工作人员24小时值班,确保沟通渠道通畅。营业处、管网管理处等对外服务部门成立应急小分队,主动深入到学校、企事业单位等检查水表、管道冻裂情况,并储备充足的水表配件、管料以便更换。“网上营业厅”加强后台管理,确保线上业务办理顺畅,让市民在寒冷的冬天可以足不出户轻松办理各项用水业务。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