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大中学校和幼儿园的现场教学都被按下了“暂停键”。在教育部门的统筹安排下,居家上网课、停课不停学成了抗疫时期的常规教学模式。
在这特殊的背景下,网络教学、网课App在2020年出现了爆发式的增长,甚至迫使一些原来颇有知名度的线下教学机构难以继续运营。
与此同时,网课行业“野蛮生长”的背后,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上网课能否替代现场教学?线上线下教学如何实现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参加自治区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的人大代表,就相关话题展开热议。
▲南宁市一名小学生在家上在线培训课。南国早报记者雷小琴摄
疫情之下,网课行业突然爆发
“停课不停学,居家上网课。”家里有学龄孩子的市民,对这句话应该不会感到陌生。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最严峻的时期,大中小学全面停课,教育部门采取了开设“空中课堂”的方式进行教学。
有关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5月,南宁市中小学第三批开学复课,南宁市的“空中课堂”共播出12个年级20门学科2095节优秀课例,全区点击量达15.2亿次,全区点播人数达3.42亿人次。
全国学生上网课,让网络教学行业迎来了爆发式增长。猿辅导、作业帮、跟谁学等在线教育“头部”企业的广告随处可见。来自创投行业的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在线教育行业融资金额超过1000亿元,大概相当于之前3年的融资总额。
在微信朋友圈上,不时见到家里有学龄孩子的同事、朋友“打卡”某网课的课程。通过这样的熟人营销,更多的家长加入到给孩子报网课的行列。“周围的妈妈都在给孩子上网课,我不给报一个,担心孩子跟不上。”南宁市民陈女士说,她在网上给孩子报了数学、英语课程,相比线下实体课,网课便宜不少,还免去了接送、等待的烦恼。
▲南宁市一名小学生正在网上学习。南国早报记者雷小琴摄
市民刘先生的儿子读小学四年级,学校正常开学上课后,他仍然在某知名教育App上给孩子购买了网课。他说,网课的优势是在教学内容和时间安排上都比较灵活,想什么时候上课都可以,“如果学生确有急事而没有上课也能看回放,不至于漏掉一些知识。”
风口之上,多款网课App被整顿、约谈
随着寒假临近,又到上网课的高峰期。在各类网课App、在线教育网站上,南国早报记者看到种类繁多的网课教学科目,从语数英到音体美,再到棋类、书法等各种类型的课程应有尽有,授课方式一般分为直播和录播,其中又以录播居多。
记者翻看多个网课机构的宣传网页发现,不少网站都会打出“精品化课程”“专业外教”“承诺效果”等字眼来招揽学员。“网上说的都是名师授课,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可是有时候课程里会出现了一些低级的错误,我觉得这样会误导孩子。”学生家长朱女士说,网课的广告宣传吹得天花乱坠,但教学内容是否真有如此高的含金量值得怀疑。此外,老师有没有教师资格证、有没有正规教学经验,更是不得而知。
不过,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在线教育成为风口,爆发式增长的用户流量让整个行业感到机遇的同时,各种问题也随之而来,各地消费者投诉网站上,有关在线教育的投诉猛增。上海市消保委发布的数据显示,去年上半年共受理消费者投诉69676件,同比下降28.7%,网购商品、交通出行、在线教育等成“重灾区”。
去年7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侵害用户权益行为的App通报(2020年第二批)》。值得注意的是,在通报名单中三分之二涉及教育类App,包括智慧树、ClassIn、TutorABC、纳米盒、乐学高考、洋葱学院、小盒家长、小盒学生、乐教乐学、彩云小译等共10款。
去年10月,国家网信办发布的关于2020网课平台专项整治依法查处第三批存在问题的网站,其中斗鱼、PP视频等3家网站的网课学习栏目推送游戏、直播、影视剧等与学习无关内容;12KM作文、出口成章、美术宝和万门中学等4款学习教育类App涉嫌推送低俗色情和与学习无关内容。“学而思网校”还因移动应用程序存在低俗视频、教唆早恋内容等突出问题被有关部门约谈,责令其限期整改。
此外,由于进行网课学习需要长时间地专注于电子屏幕,相比传统课程的学习,网课对孩子的眼睛造成了更大的负担,尤其是对正处在身体发育期的青少年。电子屏幕对孩子视力的危害,也让一些家长表现出了担忧。
网课无法取代现场教学,优势互补才能良性发展
自治区人大代表、南宁市天桃实验学校党委书记、副校长覃鸿说,2020年疫情期间,该校老师录制了上百节网课提供给南宁市的“空中课堂”。不过,从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效果还是比不上现场教学。她认为原因有两点,一是学生在家通过手机、平板电脑上课,身边干扰因素多,又没有老师监督,很容易分散精力,无法认真学习;二是网课属于单向教学,也就是没有教与学之间的互动,课堂的学习效果大打折扣。
“平时在教室上课,老师讲完一个内容后可能会提出一两个问题,让学生思考、回答,但网课就不能做到这样的互动。”覃鸿说,在无法互动的情况下,学生究竟有没有学会、掌握新知识,老师也不清楚,无法在后续进行更有针对性地教学安排。
此外,对一些情况特殊的学生来说,上网课还面临客观上的困难。柳州一所知名高中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去年停课期间,他们高三年级一名尖子生由于住在偏远山区,网络信号不佳,基本无法上网课,最终在高考时没能考出理想的成绩。
那么,在疫情防控已经进入常态化的阶段,网络教学是否还有可取之处?覃鸿认为,变单向教学的网课为直播互动网课,教学效果会好一些。直播课可以实现互动,在一些课外时间的教学中,能起到独特的作用,与线下教学形成互补。
南宁一家英语培训机构的负责人孔先生认为,涉及到需要实操练习的学习,肯定就不太适合网络教学。但对于英语培训这种语言类教学,其实在一定程度上线上教学反而更有优势。
“语言类学习需要不断记忆和复述,接触机会越多,学习效果越好。”孔先生说,传统线下语言培训,往往一周才上一两节课,效果不佳,让学生每天都去现场上课又不现实,而网课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尤其是现在一些网课App推出的AI人工智能教学,能自动识别、纠正读音。坚持每天学习的话,效果会比每周上一两节线下课要好。
网课App及在线教育网站如何有效监管?自治区人大代表、宁明县教育局人事股副股长陈丽云认为,当前教育类App开发准入门槛低,导致质量良莠不齐,一些机构轻教研、重营销,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后续服务亟需跟上。
不仅如此,一些开发者或运营商为获取更多利益,不惜在青少年教育类App投放游戏链接广告,诱导未成年人进行消费,还出现低俗、涉黄等有害信息。对此,她建议有关部门加强对此类App的资质审核,提高准入门槛,对于网课的选择予以引导,加强日常监管力度,让更多优质在线教育资源在“后疫情”时代发挥最大作用。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