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监管要求,1月31日,旧版重疾险产品全部停售。2月1日起,所有的重疾险产品都会换成新版重疾定义下的产品,保险公司不得销售基于旧定义开发的重疾险。目前,南宁市场上各家保险公司的新版产品已陆续上架。对于消费者而言,新旧产品有何区别?投保需要注意什么?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采访了行业人士。
市场走访:新重疾险产品正陆续投放市场
2月4日,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从南宁几家主要寿险公司了解到,他们已经按照政策陆续推出新版重疾险产品。
“为了顺利完成新旧产品的过渡,我们早在12月初就在南宁国际会展中心举行了重疾择优发布会,邀请VIP客户代表和绩优代理人共同参与,重点讲解了新旧重疾规范的修改点,并多渠道向公众及客户传达将施行新规的消息。”平安人寿广西分公司有关人士介绍。1月31日,平安人寿试用2007版标准定义的重疾产品全线停售,2月1日起,新产品陆续完成升级并上市。
中国人寿广西分公司也在第一时间推出了更新换代的重大疾病保险产品,这款产品一共有12款不同的组合,以满足客户不同的需要。新产品设计方面,病种的分类更加细致,首次加入了中症疾病理赔,对高发疾病进行了额外的赔付,更加符合现在客户的重疾保障需求。根据责任的不同,保费也可以有各种不同的个性化选择。基础版的费率基本保持不变,没有明显的调费。
国富人寿有关人士介绍,该公司已按照银保监会要求于2月1日零时顺利完成相关产品的内部系统切换工作,对公司内不符合新规要求的旧版重疾产品进行了停止销售,及时上市重疾新规下的新版产品,并通过公司相关业务部门和销售渠道做好客户的解释工作,确保此次行业改版工作平稳顺利过渡。
新旧对比:新规对重疾定义更加清晰和完善
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注意到,不少消费者认为新版重疾险虽然有收紧有扩赔,但新规之下购买重疾险还是有点“亏”,因此赶在新版产品上市前抢投保。还有一些消费者担心新版重疾险刚推出来会涨价,目前持观望态度。
多家保险公司受访人士均表示,重疾险新规首次引入轻度疾病定义,将恶性肿瘤、急性心肌梗死、脑中风后遗症3种核心疾病,按照严重程度分为重度疾病和轻度疾病两级。并且这三种轻度疾病可以获赔的保险金额比例上限确定为总保额的30%。另外,新规还增加了病种数量,将原有25种重疾定义完善扩展为28种重度疾病和3种轻度疾病,并适度扩展保障范围。
“老版产品在消费者熟悉的甲状腺癌等病种赔付比例上确实具备优势,因此,部分消费者片面理解为‘新不如旧’,其实这并不客观。”有业内人士指出,比如在老版重疾险下,冠心病、主动脉夹层等只有进行开胸或开腹手术才能理赔;新规下,实施了开胸(含胸腔镜下)或开腹(含腹腔镜下)即可获赔,这让重疾理赔更加符合现代医学的治疗方式。
保险业人士指出,新版重疾险的特点还体现在,对重疾定义更加清晰和完善,可以减少一些病症理赔过程中产生的歧义及争议,更好地维护客户的利益。
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采访了解到,2月1号重疾新规实施以来,各家保险公司都根据最新的重大疾病的定义,以及公司的经营情况和产品策略,对自己的健康产品进行了相应调整。部分产品费率上调,部分产品费率基本保持不变。整体来看,新定义重疾险和旧定义产品,在保障相当的情况下价格并未发生明显变化。
业内提醒:理性投保避免跟风
眼下,为了更好地销售新版产品,各家保险公司正在竞相完善产品功能,并且加大宣传推介,以抢占市场份额。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注意到,某保险公司的新版重疾险,重疾病种由原来的100种扩展至120种,轻症赔付次数由原来最高3次提升至最高6次,并新增20种中症责任。
业内人士提醒,不论销售人员如何宣传,都要理性投保。市民在购买重疾险产品时,首先要根据自身的重疾保障需求,不要看别人买什么,或是别人说什么产品好,自己就跟着买什么。首先,要仔细阅读保险合同条款内容,比如保障责任、责任免除等,看是否适合自己。对产品有疑惑,不妨让专业的保险人士帮忙分析制定合理的保险保障方案,充分了解产品后再购买。第二,在购买重疾险产品时,一定要如实告知被保险人的健康状况,不如实告知会影响将来的保险理赔。第三,要用好犹豫期,在犹豫期内可全额退保,犹豫期过后选择退保则需承担一定的经济损失。
对于重疾险配置的技巧,业内人士建议,个人和家庭要明确重疾险投保的额度。一般来说重疾险投保的额度应该是参保人员年收入的5倍到10倍,才能够起到收入损失补偿的基本作用,如果经济条件允许建议把保额做足,若条件不允许可以分期投保。重疾险也应该配合医疗险、住院险等一些费用报销型的产品进行组合投保,以保证医药费能够得到相应的报销。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