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让人气愤的故事却有了一个让我们心生安慰的后续:
有位老师知道此事后,心里过意不去,给老爷爷道歉并送去100元,称自己没有教育好学生。
钱,老人没有收,但那一刻,老人被感动落泪。
据发现这件事情的学生介绍,前段时间她去老人那里买小吃,准备用手机付钱的时候却被老人拒绝了。
经过了解后才得知,老人为了方便大家付钱,就做了个二维码,让大家用手机支付。
没想到有很多人欺负他年纪大了不会用手机,在付钱的时候玩起了“套路”——本是7元一份的小吃,很多人的付款转账都是1元,还有0.1元的,甚至还有0.01元的!
老人本想着在大学门口摆摊,这里的人素质很高,即便顾客不把支付记录给他看,他也一样信任对方。
直到前几天老人回家,让女儿帮查看收款记录时才知道实情。
老人一下子懵了,明明一个星期下来应该有2000多元的,却只收了80元不到,相当于亏了2000多元!
老人家里条件并不好,生活拮据,就靠着这个小吃摊生存,不想麻烦儿女。被骗后,老人直接气得吃不下饭……
目前,在一些好心人的建议下,老人装了一个音响,听到付款成功的提示后他才会把小吃交给对方。
这件事,引起无数网友愤怒
“他们缺的不是几块钱,而是良心!”
“你的良心就值1块钱吗?”
“生而为人,务必善良。”
“不看是信任你,你们对不起他的信任。”……
有不少网友认为同学们的素质差,此后的网友爆料,揭开了这件事背后的故事。
受访当事人:不是学生,少给钱的另有其人
新浪网友@李英航爆料说,报道中这位卖小丸子的老爷爷亲口说到:“不是学生,学生都挺自觉的,少给钱的另有其人”。
该网友表示,这条新闻暗示性很强,“大学门口”“老师请罪”,很容易让人联想起是大学生干的事。
然后在评论中看到这样一条评论:
她给出了链接,说“老人终于还给我们大学生一个清白”。
“昆明广播电视台”的新闻报道如下
报道中这位卖小丸子的老爷爷亲口说到:“不是学生,学生都挺自觉的”。
原来这个大学门口附近就是城中村,村里住着很多年轻人,这些人晚上出来吃饭会恶意少给钱。
在老人摆摊被骗的帖子下,有这样一则评论:
“科技的进步不是为了人性的退步。”事实上,人性从未退步,人性只是复杂。在今天,仍然有很多人用自己的言行践行诚信的意义。仍然有人誓死捍卫着自己的名誉,我们呼唤诚信是因为这个社会需要这样的温情和认可。
与此同时,媒体和新闻传播者,也应该站在实事求是的角度,给大家还原真实的新闻事件。
来源丨中国青年报
值班编辑丨韦煜楹 实习 陈琳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