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伯特·沃克·布什(老布什)不是职业外交家,但他是一个活跃于美国政坛的人物。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弃商从政以来,布什先后当过众议员、美国驻联合国大使、共和党全国委员会主席,然后到中国任驻华联络处主任,离任后又当过中央情报局局长、副总统以至总统,成了白宫的主人。
这番从政经历,使他在中国人中的知名度超过任何其他大使。
1973年1月,布什从联合国卸职,接着被美国总统尼克松任命为共和党全国委员会主席。
1974年8月,尼克松因“水门事件”而被迫辞职下台,继任的福特总统有意让布什到英国或法国当大使,但布什却选择到当时不少美国人认为神秘莫测的中国当第二任驻华联络处主任。这番从政经历,使他在中国人中的知名度超过任何其他大使。
布什赴中国时年龄49岁,据他自己在《布什自传》一书中说,出使英、法固然令人垂涎,但去中国更具挑战性,中国正在崛起,美中关系在今后几年里将进入关键时期,不仅对亚洲,而且对美国和全世界都关系重大。
他选择到中国,还有另一个原因,原来尼克松总统身陷“水门事件”之后,任命布什当共和党全国委员会主席,是利用布什的从政经验和名声,发动共和党组织的力量,为尼克松护驾。
这是费力不讨好的工作,使布什陷在美国政界互相攻击的交叉火力之下,备受煎熬。布什认为这一段经历是“一场政治噩梦”。他很想暂时离开这块是非之地,找一个清净的地方,养好自己心灵的创伤,再返美重新谋求发迹。
在北京工作期间骑自行车上班
1974年10月21日,布什夫妇到了北京。他们住进了建国门外外国使馆区的美国驻华联络处主任官邸内,近处是联络处的办公楼。布什不愿过他的前任布鲁斯式的深居简出的生活,他一到北京就表现出善于交际的作风,不但与中国外交人员交往,而且在北京外交使团也颇为活跃,主动拜会一些驻华使节,并出席他们组织的各种活动。
一开始布什外出坐的是豪华的克莱斯勒轿车,不到一个月他就骑上了自行车;在风沙大的日子,他也戴上口罩,像许多中国人一样,穿行在北京的大街小巷之间,接近中国的普通百姓。他喜欢打网球,是国际俱乐部网球场上的常客,因此与国际俱乐部的陪打球员交上了朋友。后来又有机会与喜欢打网球的中国领导人万里对打,两人成了球友。
每到星期日,布什夫妇都到崇文门教堂做礼拜,同阚学卿牧师和许多中外教友一起诵经祈祷。布什和夫人芭芭拉开始学习中文,芭芭拉对中国的艺术、绘画和建筑很有兴趣。
平时布什夫妇和他们从美国带来的小狗“费雷德”一起生活,过节或暑假时则把亲友和孩子们接到北京来过。1975年过圣诞节时,芭芭拉飞回美国与孩子们团聚,布什则把母亲和一个姨妈请到北京过。
1975年夏天,布什的儿子乔治、尼尔和马文,以及女儿多萝西都到北京过暑假,女儿多萝西在8月18日生日那一天在北京的崇文门教堂接受了洗礼。
多次访华并曾与邓小平单独会谈
据报道,布什曾多次访华,并与邓小平多次会面,双方都将对方称为“老朋友”。两人最重要的交往包括:1982年5月,当中美关系因美国向台湾出售武器而面临危机时,布什以美国副总统身份访华,他与邓小平单独会谈了一个小时,终于打破僵局,为中美最终达成“八·一七”公报铺平了道路。
1989年2月,刚刚就任总统的布什再次访华,并再次见到了邓小平。布什后来在回忆录中说,邓小平称他为老朋友,这“不只是通常的客套,而是对我了解美中关系的重要性以及维护这一关系必要性的一种承认”。
▲1989年,邓小平会见时任美国总统的老布什。
一家7口为北京奥运会捧场
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老布什在北京参加了开幕式。据《瞭望》报道,早在2006年,老布什就在北京透露,胡锦涛已当面邀请他们全家来看奥运。这次,除了夫人芭芭拉因身体原因未到外,老布什全家7口来北京为奥运捧场,成为奥运赛场有史以来最引人注目的拉拉队之一。
在北京期间,胡锦涛在中南海瀛台会见并宴请了布什及其家族成员。胡锦涛对布什全家出席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并观看比赛表示欢迎,对他们对北京奥运会的支持表示赞赏,同时也祝愿美国运动员在北京奥运会上取得好成绩。
更多相关内容请点击图片查看专题↓↓↓
来源丨环球网
值班编辑丨陈程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