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孩子的压岁钱如何管、怎么花?专家:可借此培养孩子的财商

来源:南国早报 发布时间:

春节期间,很多孩子都收到了压岁钱。最近,“父母能花孩子的压岁钱吗”“民法典解答孩子红包能不能自己保管”等网络话题先后冲上热搜。在南宁,家长和孩子是如何处理压岁钱的?有什么好的经验,以及要吸取的教训?对于压岁钱的支配,民法典有何规定?父母该如何利用压岁钱培养孩子的财商?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近日进行了采访。

调查:本地孩子压岁钱多由父母保管

近日,网易文创发布中国压岁钱调查报告,数据显示,只有20.3%的孩子压岁钱完全属于自己,不需要上交给父母。而记者在本地采访中发现,孩子的过年压岁钱也多由父母保管。有的家长会帮孩子把钱全部存起来,有的则存大部分,留出小部分给孩子当零花钱。

这个春节,在西乡塘区某小学念三年级的冬冬共收到3000多元压岁钱。从小到大,他的压岁钱都交由父母保管,若需要使用再和父母商量。“爸妈说存起来交学费。”冬冬说,压岁钱对他来说就是过了个手,父母告诉他放在大人那里更安全。

市民刘女士的儿子今年5岁了,每年孩子的压岁钱都是由刘女士收着,“孩子这么小,哪里会管钱,当然由大人管着。”刘女士说,她一般会将孩子的压岁钱存起来购买理财,用于以后孩子上小学的学习生活开支。

对于压岁钱的用途,记者采访发现,家长除了帮孩子存起来之外,普遍会用于购买孩子的教辅书籍、缴纳学费、吃喝、购买衣服、鞋子等,基本上会用在孩子身上。

观点:红包咋处理?家长孩子各有想法

“压岁钱就必须要交给父母吗?我不认同。”倩婷是南宁某中学初一学生,小时候她的压岁钱都是交由父母保管,可长大后她却有些不愿上交。倩婷认为,压岁钱本就是长辈送给孩子的礼物,理应让孩子自行支配。父母说是帮自己保管,但当自己想要用这些钱时,却常遭到诸多阻拦。

对于压岁钱的处理,不少家长都认为理所应当由父母保管。“孩子小自控力差,他们管钱容易学坏。”家长吴女士认为,压岁钱承载着长辈给孩子的祝福,肯定是属于孩子的。但每年孩子收到的压岁钱数额不小,若让孩子自行保管,一来不安全,二来也担心会乱花钱,为此从女儿出生起每年的压岁钱她都帮存着。

市民梁先生则认为,孩子的压岁钱更多是因为父母的人情关系而获得,自己孩子在获得别人压岁钱的同时,家长也要回礼出去,他认为孩子的压岁钱由父母处理无可厚非。

还有的家长与孩子在压岁钱的处理上发生过矛盾。去年春节,初中生小毅一共收到5000多元压岁钱,他提出想自己支配这笔钱,其中一大开支就是购买航拍器材。但父母不同意,认为小毅做事常几分钟热度,航拍器材买回来很可能造成浪费。双方就此发生激烈争吵。最终,小毅的母亲求助心理咨询师,经过多方沟通下才化解了矛盾。

普法:孩子的压岁钱大人能管不能花

孩子的压岁钱能不能自己保管呢?今年1月1日施行的《民法典》中给出了答案。据广西南国雄鹰律师事务所张庆兴律师介绍,《民法典》第19条规定了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属于限制行为能力人,可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第20条规定,不满8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他指出,如果孩子在8周岁及以上,可将红包交由家长保管,也可自己保管。但如果孩子是不满8岁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压岁钱(红包)不宜自己保管,应当由其监护人(法定代理人)代为保管。

“一些人认为,孩子的压岁钱是父母的人情债,理应由父母支配,这其实是错误的观点。”张庆兴表示,压岁钱在法律上是一种赠与行为,对孩子而言,此种行为是纯获利益行为,财产所有权属于孩子。父母作为孩子监护人可作为压岁钱的代管者,但不能任意支配该压岁钱。

如果压岁钱不是花在孩子身上,而被父母擅自挪用,孩子可以要求父母补齐,甚至可以通过诉讼的方式要求父母偿还。不过张庆兴也表示,尽管现实中因为孩子压岁钱引发家庭矛盾的案例不少,但极少会成为司法诉讼案件。

不少家长担心,给孩子自行支配压岁钱,易将钱用在不适宜的地方,比如购买玩具、充游戏币、打赏主播等。

对此张庆兴建议,家长可视具体情况处理,如果花费的金额不大,且在与孩子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范畴,家长与孩子多沟通交流、教育就好;如金额较大,且不符合孩子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的,家长可找到商家、出卖人进行沟通退还相应的钱款,同时返还出卖人相应的货物。若无法与出卖人等相关人员沟通返还,可以通过诉讼,确认对孩子的行为不予追认或要求确认行为无效,要求给予返还。

建议:从小培养孩子理财规划意识

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中国家庭教育指导师(高级)李晓征认为,大部分家长其实认同压岁钱是孩子的,但普遍会担心如果由孩子自己支配压岁钱,会花在不该花的地方。她建议,家长要把每一个挑战变成机会,帮助孩子培养理财能力。如果家长对孩子掌握大额资金有担忧,可以跟孩子讨论,家长代管一部分,防止孩子不理性消费。

“空中家长学校”主讲老师苏倡介绍,在英国、日本等一些国家,家长会在孩子8、9岁时,向孩子灌输理财观念,告诉孩子每天家里的开支,并引导孩子用自己的钱为家庭做贡献,从小培养孩子的家庭观念。而中国的家长对未成年人的教育中,普遍是将孩子隔离于金钱之外,担心孩子会乱花钱。家长对孩子的不信任,一方面丢失了教孩子认识金钱、学会花钱的教育良机,也导致孩子对自己不自信。

苏倡认为,家长应从8岁开始,让孩子参与家庭的财务管理,培养孩子理性消费的观念和理财规划意识。可以根据不同孩子的年龄段,跟孩子讨论压岁钱怎么使用。此外,家长可以跟孩子讨论压岁钱更深层次的意义,例如思考长辈为什么会给自己压岁钱等。引导孩子明白压岁钱正面的积极意义,也是教孩子学会感恩。

李晓征则分享了她家在孩子压岁钱管理上的经验。在大儿子五年级那年,他们与儿子约定好风险承担规则,把60%的压岁钱拿出来,与大人一起投资理财,年末计算获取的红利。她希望通过这个做法,培养孩子投资理财意识。剩下40%的压岁钱,她则交由孩子自己支配,不过会跟孩子约定好几个原则,包括能用在哪儿,不能花去哪儿,超过消费限额需要报备等。她还引导孩子每年制定好自己的消费计划,算好每个月能花多少,并记账。三年下来,孩子没有超支的情况。

李晓征表示,给孩子管理压岁钱也是培养孩子自律的机会,当家长越相信孩子时,孩子会做得越好。当然,家长要允许孩子犯错,例如购买了一些用不上的物品,这时也是教育孩子的好机会。在孩子支配一部分金钱的过程中,家长一点一滴的引导,才能教会孩子如何看待金钱、看待消费以及财富。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