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刘豫
云看戏、云逛展、云赏乐……春节期间,广西区内各文化场馆通过线上展演的方式,把一系列精彩的演出、剧目、展览等,送到了观众的“家门口”。2月20日,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了解到,这样的展播方式预计会持续到2月末。
云观展:历史民俗不能少
“瓯骆人很早就养殖牛,有崇拜牛的习俗。我们馆藏的两件铜牛,工艺精湛、形象逼真,生动地反映了汉代广西的农耕生活和敬牛习俗。”除夕当晚,广西博物馆通过线上推出新一期的《馆长说宝》栏目,该馆馆长韦江用镜头带着大家“走进”广西博物馆,欣赏馆中与牛有关的馆藏文物。
过年期间,广西民族博物馆也为大家奉上了民俗文化的云上美味佳肴。该馆的铜鼓专家梁燕理,带领观众穿越,对话“铜鼓王”。活泼的画面、趣味的讲解和对话,铜鼓通过科技手段“活”起来了,把自己的前世今生生动形象地向世人展示。
▲广西民族博物馆带领观众对话“铜鼓王”。
往年春节期间,市民黄女士一家人都喜欢去博物馆里逛逛。今年,黄女士选择让孩子通过线上观展的方式,把各个博物馆的展厅“逛”了个遍。“其实有些展厅都是我们经常去的,很熟悉。但是这次通过博物馆工作人员拍摄的视角去看,又多出许多新鲜感来,再加上画外音讲解,很有意思。”
云看剧:精彩好戏接连来
喜爱艺术文化的戏迷们,在这个春节里也一样过得热热闹闹。春节至元宵节期间,广西戏剧院在微信公众号、抖音、快手等网络平台,开展了“桂戏云赏——广西优秀剧目新春线上展播活动”,集中展播各类优秀非遗剧目片段,让戏迷们足不出户也能云上看好戏。
▲彩调剧《新刘三姐》的精彩片段通过云上与观众见面。
彩调剧《新刘三姐》里的歌仙“刘三姐”踩着平衡车来给大家拜年;壮剧《黄文秀》唱响了新时代的青春之歌……如果不想出门,可以在家里边嗦桂林米粉边看桂剧《花桥荣记》!精彩纷呈的戏剧展播,让不少戏迷过足了瘾。
市民朱先生发现父母吃完饭后总是入迷地盯着手机。“一开始我还以为他们在给亲戚发拜年信息,后来才发现,原来老人家都在看戏呐!”对于这样的云上剧目展演方式,朱先生很赞赏。
南宁群众艺术馆在春节期间为市民精心准备了新春线上系列活动。2020年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绿城歌台”群众文化活动开幕式晚会、2020年桂粤港澳—东盟文化交流活动专场文艺演出,这些精彩片段都能通过线上观看。
云课堂:艺术文化涨知识
往年春节期间,大部分的文化场馆都会以线下的欢歌曼舞形式进行庆祝。今年春节,这些文化场馆继续推广全民艺术普及活动,只不过方式变得更灵活了,推出的“云上课堂”收获无数好评。
春节期间,广西群众艺术馆推出一系列线上课堂,学唱歌、学跳舞、学戏曲、弹古筝……如何解决歌唱中遇见的常见问题?古筝曲《凌上云霄》的技术要领和演奏示范有哪些?壮族基础舞蹈“凤凰手位”的动作应该如何展示?丰富的知识内容通过视频进行详细讲解和展示。
广西博物馆推出的“新春云手工”线上课堂,带着大家制作各种手工艺品。无论是小福袋还是纸质醒狮,都有着“福气满满”“招财进宝”的各种吉祥寓意,春节期间受到不少亲子家庭的欢迎。
相关工作人员告诉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他们去年春节期间尝试着推出过一系列云上手工课堂,反响不错。今年春节前,他们早早录制了一系列手工课堂视频在假期里推出,得到很多忠实粉丝点赞。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刘冬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