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四海一家南宁店被指使用变质三文鱼,监管部门突击抽样送检

来源:南国早报客户端 发布时间:
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雷小琴 文/图

2月22日晚,一段“四海一家南宁店使用变质三文鱼”的视频在网上传开,让南宁市民十分惊讶。

23日上午10时,南宁市市场监管局、青秀区市场监管局来到四海一家南宁店,进行突击抽查,并随机抽取了包括虹鳟鱼在内的30多种食品送检。

现场取样:执法人员随机挑鱼取样检测

当日上午10时,执法人员首先查看了该店的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和服务人员健康证等证件,未发现异常。

随后,执法人员进入到厨房的刺身操作间取样。当店里的料理师拿出虹鳟鱼进行切割时,执法人员却未将这份切好的刺身取样,而是走进冷库,从库存中选了一条虹鳟鱼交给料理师。

▲店内的料理师对执法人员抽选的鱼进行切割取样。

南国早报记者跟随执法人员进入冷库后看到,一条条虹鳟鱼用塑料袋包装着,码放在泡沫箱内。标签上显示这批虹鳟鱼是2021年2月19日包装,产地是山西,属于淡水鱼。

料理师现场将执法人员指定的那条虹鳟鱼去头、去皮、去骨,取了一块鱼肉作为样品。执法人员将鱼肉放入留样冰盒中,准备送到第三方进行检测。

▲执法人员查看预包装的红鲷鱼。

随后,执法人员又打开了冰箱,随机抽取了预包装的红鲷鱼等刺身用于送检。除了刺身,执法人员还随机抽取了店内的蘑菇、蔬菜等20多个样品。

当天抽样送检的样品共有30多种,本报记者将对检验结果进行持续关注。

店家回应:网上的视频是2019年的旧视频

对于网上流传的视频,四海一家南宁店店长李克亲解释道,视频确实是在该店拍摄的,但那是2019年的旧视频。因为三文鱼都是冷链运输来的,在运输的过程中可能发生了碰撞,造成了鱼肉有一两处发黑、发紫,但从外表上看不出来。

李克亲称,当时切割三文鱼时发现鱼肉有黑点,就马上拍下了视频,准备交给总部,让供应商做退货处理,但没想到这些视频被人转发到了网上。她表示,视频里拍的那条鱼后来退回去了,并没有给顾客食用。

而针对网友质疑的用虹鳟鱼替代三文鱼这个问题,李克亲表示,由于疫情及其他因素的影响,从2020年起,店内已用虹鳟鱼来替代三文鱼了。

专家说法:要让消费者明明白白消费

四海一家南宁店使用虹鳟鱼替代三文鱼已经有一段时间,顾客是否知情呢?

记者在该店的刺身档看到,虹鳟鱼处摆放着一块牌子,标明“虹鳟鱼刺身”。

▲店内摆放刺身的地方标注了“虹鳟鱼刺身”。

记者又随机采访了几位正在店内用餐的顾客。袁先生夹了一碟虹鳟鱼,他对记者说:“我知道这里摆的是虹鳟鱼,但我不太介意,感觉口感都差不多。”另两位年轻的姑娘夹了两块虹鳟鱼、两片红鲷鱼。得知这不是三文鱼而是虹鳟鱼后,她们一脸惊讶:“不会吧!那我们还是少夹点了。”

那么,三文鱼和虹鳟鱼有什么区别呢?广西食品安全协会餐饮委员会秘书长吴培雄介绍,经典的“三文鱼”特指大西洋鲑这一种,是深海鱼。而市面上的“国产三文鱼”其实大多是虹鳟鱼,属于淡水鱼。这两种鱼肉的颜色相仿,但口感以及脂肪含量不一样。

吴培雄还表示,餐饮企业诚信经营尤为重要,如果四海一家南宁店一段时间提供的都是虹鳟鱼刺身,那么就应该在显著位置进行告知,让消费者明明白白消费。

南宁青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执法人员刘继忠对记者表示,他们22日晚也看到了四海一家南宁店加工变质虹鳟鱼的视频,所以23日第一时间就来到该店进行检查。据他介绍,从采购、进货的台帐来看,执法人员当天暂时没有发现该店存在有食品安全方面的问题,欢迎社会各界、媒体和消费者来共同监督。

记者也将对当天取样检测的结果进行持续关注。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陈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