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作为南宁市艾滋病治疗定点医院,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举行“世界艾滋病日”宣传义诊活动。据介绍,随着政府投入不断增加,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获得越来越好的治疗,与此同时,普通人群也不能放松预防艾滋病这根弦。
▲义诊活动中,医护人员向市民发放防艾知识小册子。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供图
8次手术后
艾滋病人摘除肿瘤
近日,一名50岁的女性艾滋病患者从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康复出院。这是她在该院接受的第八次手术,她不仅是一名艾滋病患者,还是一名肿瘤患者。
该患者主刀医生、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感染科三病区主任邓建宁告诉记者,对于艾滋病人来说,肿瘤患病率和复发率都高于普通人群。这名患者经历了多次肿瘤复发,病情变得非常复杂。最近一次手术经过整整4个月的准备,最终肿瘤被成功切除。
艾滋病人接受外科手术是一件困难的事。一方面,手术过程中,医生面临职业暴露的风险;另一方面,艾滋病人发生机会性感染后,生理、病理的变化等都处于未知阶段,再加上没有专业的手术间,以及器械消毒、管理等问题,这个特殊人群想获得外科手术,曾经重重困难。
邓建宁说,很大一部分艾滋病患者需要手术治疗。尤其是国家的“四免一关怀”政策让他们得到免费的抗病毒治疗,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都得以延长,从而带来更多的外科需求,比如日常的车祸等创伤,以及胆囊炎、阑尾炎、结石、疝气等传统疾病。
2009年,该院开始开展艾滋病人手术,2012年成立感染外科,至今已服务5000多例艾滋病人。其中,邓建宁完成的艾滋病患者外科手术已有1000多例。
政策升级
鼓励“发现即治疗”
除了手术,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的药物治疗也在不断改善。据了解,CD4细胞是人体免疫系统中的一种重要免疫细胞,也是艾滋病病毒的攻击对象。因此,它曾作为判定是否应该进行抗病毒治疗的指标。按照我国此前的艾滋病免费抗病毒治疗标准,当CD4细胞数下降到一定程度时,才开始治疗。
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及早开始治疗不仅能让感染者获益,治疗覆盖率的增加也将对普通人群起到更好的保护作用。
近年来,我国对于艾滋病防治的投入不断增加。按照目前的政策,对于所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不再设置CD4细胞数的标准,一旦发现感染,就可以获得免费的抗病毒治疗,鼓励“发现即治疗”。
阻断药物可提供补救机会
该院艾滋病科护士长杜丽群说,做好艾滋病的预防,洁身自好是关键。但是,如果真的发生高危行为,72小时内还有补救机会,可以通过服用阻断药物进行补救。一旦出现这种情况,要尽快到艾滋病治疗定点医院咨询,获得阻断药,并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用药。阻断药物必须在高危行为后72小时内服用,最好能在24小时内服用。
杜丽群提醒,艾滋病阻断药物的预防率达95%,会对身体产生很大的副作用,但不要因为副作用擅自停药。市民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少量购买,待空窗期结束后,可携带身份证到定点医院或疾控中心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门诊免费检测。
当天,中国首部以家庭教育角度拍摄的艾滋病励志公益电影《爱之天使》在该医院举行启动仪式。影片根据杜丽群的真实事迹改编,旨在让全社会更加关注艾滋病和防范艾滋病,同时,帮助更多的家长认识、了解艾滋病的传播来源,并教育好子女避免人生遗憾。
相关新闻
联合国秘书长:防艾工作“处于十字路口”
12月1日是第31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的主题是“知晓自己的感染状况”。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11月30日说,第一个世界艾滋病日距今已有30年,全球艾滋病防治工作仍“处于十字路口”。
古特雷斯在一份声明中说:“我们的行动方向会决定这一流行病的走势——我们能否到2030年终结艾滋病流行,抑或子孙后代还要承受这一灾难性疾病的重负。”古特雷斯说,全球迄今已有7700多万人感染艾滋病病毒,3500多万人死于艾滋病相关疾病。虽然艾滋病诊断和治疗已经“取得巨大进展”,预防工作使数以百万计的人免于感染,但这些工作的进展速度与全球雄心仍不相匹配。
古特雷斯说,新增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数没有快速下降。艾滋病防治工作面临的困难包括:一些地区经费投入不足;对性工作者、跨性别者、注射吸毒者等群体的污名和歧视;目前全球约四分之一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对自己的感染情况并不知情等。他呼吁采取积极措施,加强艾滋病病毒检测等相关工作,使更多人获得治疗。
1988年1月,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的12月1日定为世界艾滋病日,以宣传和普及预防艾滋病知识。联合国已提出,希望到2030年结束艾滋病流行。(新华社)
世卫组织呼吁推广自我检测
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呼吁人们通过自我检测等方法了解自身感染状况,及早发现与治疗,防止病毒进一步传播。世卫组织新发布的艾滋病病毒自我检测相关指南介绍,个人在私密和方便的环境中,使用唾液或指尖采血来了解自己的感染状况,20分钟内即可获得结果。结果呈阳性者建议前往医院确诊,同时联系预防、治疗和护理相关服务。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的一份最新报告显示,全球不了解自己感染状况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约有940万人,他们迫切需要获取相关检测和治疗服务。只有尽早确诊,才能尽快接受治疗,防止病毒传播。
艾滋病规划署执行主任米歇尔·西迪贝说,感染人群对耻辱和歧视的恐惧,是其接受艾滋病病毒检测的最大障碍之一。自我检测将是迅速提高艾滋病病毒检测服务可及性和利用率的有效手段,尤其适用于检测覆盖率低和感染风险高的人群。(新华社)
来源丨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 张若凡
编辑丨陈秋实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