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凌聪
右江河畔的田东二牙码头,一条斑驳的“红军船”停靠在岸边。1929年10月20日,25岁的中央代表邓斌乘坐这条船从二牙码头上岸,踏入右江地区,随后在12月11日领导和发动了震惊中外的百色起义。
这个化名邓斌的年轻人是邓小平。以邓小平为代表的革命先辈们,用鲜血铸就了“百折不挠、实事求是、依靠群众、团结奋斗”的百色起义精神。那一抹“革命红”随着时代的变迁愈发闪耀,跨越时空的精神力量世代传承,激励着一代又一代老区儿女开拓进取、顽强奋斗。
▲田东县平马镇百谷村是远近闻名的“红军村”。广西日报记者周军/摄
田东县平马镇百谷村是远近闻名的“红军村”。百色起义前后,村里几乎家家都有人加入革命队伍,当年村庄遭到土豪劣绅的报复,被烧得只剩一片废墟。“红军先辈浴血奋战,换来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要好好珍惜!”60多岁的谈志玲是红军后代、百谷村“红歌合唱团”成员之一,她说,加入合唱团传唱红歌,为的是激励后代特别是青少年一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接续奋斗。
这些年,百谷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发展秋冬菜、林下鸡、肉猪等产业,同时从事建筑、运输和餐饮等行业,基本实现户户有产业,家家有收入。村里建起了红军大门、红军学校、红军陈列室、红军烈士纪念碑等,作为自治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来参观学习的游客络绎不绝。
▲中共恩奉特别支部是百色历史上第一个中共党支部,诞生在田东县朔良镇杏花村。图为该村的老支书站在中共恩奉特别支部旧址前给本报记者介绍当年的革命历史故事。广西日报记者周军/摄
1930年5月,右江革命根据地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在邓小平的领导下,右江苏维埃政府颁布了《土地法暂行条例》和《共耕条例》,根据右江地区的实际,实行分配和共耕作两种分配方式,实现了广大贫苦农民千百年来“耕者有其田”的愿望。
时间跨越近一个世纪,右江苏维埃政府的所在地——田东县,在近5年的脱贫攻坚战中,推进组织方式、政策体系、重大改革、激励制度、理论宣传“五个创新”,激发攻坚新活力,先后完成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扶贫开发综合改革等7项试验示范工作,构建起推动农民群众可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在百色,接力奋斗的故事从未间断。
田阳区那满镇新立村党总支部书记罗朝阳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带领群众把家乡建设得越来越美好。如今,村子引进龙头企业发展特色现代农业,村民人均年收入超万元。
“长征的战士死都不怕,这点困难怎么能限制我继续前行?”“时代楷模”黄文秀生前说。她从百色老区走出去,在研究生毕业后又回到家乡,带领乐业县新化镇百坭村88户418名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奉献自我,用美好青春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
▲图为百色起义纪念馆。广西日报记者周军/摄
中国共产党永远与人民心连心。战争年代,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百色穷苦大众,推翻压迫剥削当家做主人;和平建设时期,邓小平仍然一直关心、关注百色的发展。“广西平果铝要搞!”这是嘱托,也是期待。
全国新兴的铝工业基地从平果荒山、荒坡起步,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在摸索中不断成长壮大。百色实施“工业强市”发展战略,形成以铝产业为主导,电力、水泥、建材、石化、机械、农副产品深加工为骨干的工业体系。
面对“一铝独大,大而不强”的困境,百色在“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上下功夫,加快推进“铝二次创业”。如今,百色铝产业及配套产业总产值突破千亿元,建成百矿集团等煤电铝一体化项目,推进吉利科技集团合作项目落地,逐步构建起“铝土矿—氧化铝—电解铝—铝加工—铝精深加工”产业链。
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最鲜明的旗帜。2020年3月30日,国务院正式批复设立广西百色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百色迎来了全方位开发开放的重大历史机遇。目前,试验区建设已进入实质阶段,正全面谋划加强与越南等东盟国家贸易合作平台建设,今年将推进中国—东盟(百色)铝产品仓储交易中心、中国—东盟农产品交易及海鲜加工中心等重大项目落地。
“红军的后代奋发图强,永远跟党奔向前方……”夜幕降临,百谷村“红歌合唱团”唱响新红歌,嘹亮的歌声久久飘荡在这片红土地上空,焕发出新时代的魅力。
编辑 刘冬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