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阶级斗争,推翻压迫阶级统治!”“壮大红军组织,发动群众斗争,实行土地革命!”“中国共产党是谋工农利益的党!”“勇敢的青年们!快快参加工农革命!创造我们的新世界!”……一条条写在墙上的标语,虽经岁月的侵蚀有所褪色,但厚重的历史印迹跨越90载时空,依然清晰地展现在人们面前。2月23日,记者来到位于河池市金城江区河池镇红七军河池宿营地军部旧址——“红军标语楼”探访,仔细观看墙上风格各异的红军标语,仿佛置身于当年的革命岁月。
“这栋占地1200平方米的二层小楼,共有55条标语和6幅漫画,是目前全国保存得最好、最完整、内容最丰富的旧址,是名副其实的全国红军标语第一楼。”讲解员韦福晓说,“1930年3月、5月、11月,中国工农红七军三次驻扎河池镇,军部都设在这栋民房里,红七军领导邓小平、张云逸、李明瑞、韦拔群等曾在此召开过多次重要会议,谋划河池整编、研究红七军北上及韦拔群留守右江根据地等问题。”
在其中一幅漫画前,游客久久驻足,竞相点评。漫画的标题是“国民党投降帝国主义”,画面上象征国民党的黑衣人卑躬屈膝作揖,生动形象地揭露了国民党的丑陋面目。
红七军的标语和漫画以极其鲜明的主题、激昂朴素的语言和生动活泼的形式,展现出革命先辈们的理想和信念,也成为壮大红军队伍、激励将士奋勇前进的旗帜。“在这些标语的感召下,当时仅河池镇一带就有160多人投身革命。”曾在党史岗位工作多年的韦敏生说。
“这些标语和漫画,当年是激励坚持右江根据地斗争的革命者们百折不挠、不怕牺牲、前赴后继的力量源泉,如今依然为社会主义建设者们攻坚克难、艰苦奋斗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河池市委书记何辛幸介绍,该市常态化利用红军标语楼、红军河池整编阅兵广场和纪念馆等开展党史教育、爱国教育、廉政教育,汲取精神营养、精神力量;开展脱贫攻坚期间,河池众多单位和部门到红军标语楼、阅兵广场开展重温入党誓词、誓师大会活动,“河池市能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离不开革命先辈们的示范激励作用。”
“红军标语楼、红军河池整编阅兵广场和纪念馆等是革命先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我们一定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河池镇党委书记韦建铁说,“当前,该镇正在依托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加快建设特色红色小镇,将红色文化深度融入乡村振兴实践和人民群众的生活中。”
编辑 褚瑞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