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独居女性勿过度依赖个人世界,要警惕失去社会性 | 关注独居“她安全”②

来源:南国早报客户端 发布时间:
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黄占玲

南国早报客户端特别策划·关注独居“她安全”

①调查篇:超50%受访者享受独居状态

②心理篇:独居女性勿过度依赖个人世界

③建议篇:快来跟专家学几招

独居女性故事

独居女子在浴室滑倒磕到头,她马上这样做……

女子深夜遭陌生男子尾随,一周后马上搬家

离婚独居遭遇前夫纠缠,女子果断做了这些事

=====================================================================================================

关注独居“她安全”·心理篇

长期独居成习惯    心理问题别忽视

心理专家提醒,独居者勿过度依赖个人世界,不要忽略与外界的联系

一个人单独居住久了,可能会变成一种习惯。当意外来临,独居的人士尤其是独居女性,是否具备随机应变的心理能力?当面对社会交往中的各种情态时,自己的内心是否有足够强大的应对能力?对此,心理专家提醒,独居人士应当警惕失去自身的社会性,同时也要懂得提前预判独居所带来的风险。

单身独居:她们更注重“个人世界”

南宁市民刘女士有着10年的独居经验。刘女士称,独居生活将她锻炼成了一名“女汉子”,比如家里的水电出现故障,只要不是损坏太严重,她会选择自己修理。 “独居久了,会习惯一个人生活,会享受自己的小小世界。”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陈一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选择独居的女性越来越多,这些单身女性的共同特征是,有着稳定的工作和收入,以及较为独立的思考方式。也因此,在独居过程中,她们享受心理状态上的“距离性”,更注重“个人世界”,愿意在自己的空间里,享受暂时的安静和乐趣。也因为独居,她们的心理状态相对于其他人群,更为敏感和细腻。

此外,在独居的女性中,有一部分人不愿意去“麻烦”他人,即使在生活中出现了问题,比如突然生病或者被锁屋外,她们更多地会选择自己想办法解决,而非寻求他人的帮助。 “她们认为独处,更能给人安全感,更为自在,因此能不麻烦别人就尽量不麻烦别人,从某种程度而言,也算是一种社交恐惧行为。”陈一说。

享受独居:要警惕失去社会性

敏敏独自一个人居住,她的母亲偶尔会前来探望她。在去年疫情较为严重的时候,敏敏更是很少外出,基本以家、工作单位为两点一线。时间久了,敏敏发现自己变得有些敏感,比如洗手的时候,经常反复洗好几次,还觉得不干净,有点“强迫症”的倾向。一直到她的母亲前来探望她,敏敏才发现其中的不妥,并打算去看心理医生寻求帮助。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刘晓颖表示,人选择独居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离家比较远、夫妻分居、不婚主义等。独居能给人们带来一定意义上的清净, “远离工作、远离应酬,人会变得更自在”,但独居久了,人的人际交往、语言、思维能力等会受到一定影响。刘晓颖认为,人在社会中生活,具有社会属性。社会属性关系着人与人之间的人际交往、社会活动等,有部分人群会因为独居久了,而忽视与外界的联系。长此以往,会对人的长期社会性发展起到阻碍作用,应当警惕。

陈一认为,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大部分人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购物消费和娱乐,足不出户就可以满足自身的生存和部分情感需求,但同时也让人容易忽略和周围人的联系。

对于独居人群尤其是女性而言,应当考虑独居所带来的风险性,以及当风险来临时,自己的应对能力和心理承受范围。 “否则当意外来临,却发现自己连一个求助对象都没有。”

陈一提醒,一个人住是可以的,但必须保证自己身心健康、生活积极向上,而不要一味沉溺于自己的世界无法自拔。同时,独居人士应当提前做好安全防范,应当定时、定期和周围建立固定的联系,维护社会关系。“不要过度依赖于个人世界,也不要拒绝交友或者过度依赖于网络。”

选择独居:应提前预判安全风险

芳芳今年二十出头,工作地点在贵港,由于工作原因,她需要经常出差。因此,她有时候会打车往返于南宁和贵港之间。芳芳曾经常约乘一名男性驾驶员的车,几次之后,驾驶员便对她出言轻佻,并提出“免除车费,睡一晚”的要求,吓得她大惊失色。从那以后,她约车只约女驾驶员的车。

谢玉雪是一名有着十多年驾龄的女出租车驾驶员,芳芳便是她的固定乘客之一。谢玉雪称,这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单身青年,尤其是女单身青年提出要搭乘女驾驶员的车。比起男性,女驾驶员更让她们放心。

在“独居女生用货拉拉搬家途中跳车身亡” “独居女生被自己反锁困在浴室”等事件发生后,网上评论有许多不同的声音,有的网民甚至把矛头指向了独居行为本身,责备当事人未能“预防”意外事件,这些观点也在网上引发争议。

当意外发生,独居人群可能会经受来自周围提出的不同意见,甚至质疑。陈一认为,独居人士应当保持清醒且正面的思考方式,对于负能量的声音不要过于在意。 “有些网民只是想通过这件事发泄内心不满,不会过多考虑当事人的内心感受。”

“当意外来临时,一个人应对不可预见的因素,更应该冷静。”刘晓颖提醒,当一个人遇到困难或者意外时,在不能马上得到外界救助的情况下,一定要冷静,同时放松身心。人在放松、平和的情况下,才有可能迅速找到事情的解决方法。同时,还要善于评估所处的环境,寻求正确的防卫方式。

陈一建议,在独居遇到意外情况后,有的人会处于恐惧之中,这时应当做一些可以让身心得到放松的活动,或者寻找家人、朋友进行倾诉;必要的情况下,应寻找心理咨询师进行外界干预。在日常生活中,独居的人应当学会对风险的预判和管控,接受多元化的生活,独居并不意味着生活单调,而应学着去和这个世界沟通,学会用声音表达自己。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刘冬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