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巫碧燕/文 何定坚 /图
近日,有读者反映,南宁市邕宁区蒲庙镇光和小学有11名小学生,每天上学都要在新江河的绿碧渡口乘船过渡,颇费周折。而距离渡口数十米开外,就有座正在修建的绿碧桥,但却迟迟没能完工。
3月12日下午5时30分,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来到绿碧渡口,看到光和小学那岳教学点的数名小学生,正在登上渡船。记者注意到,这群小学生中只有一个孩子是有大人陪伴的。渡船到达河对岸后,有的孩子还得搭乘三轮车,才能回家。
▲学生们乘渡船过江。
据了解,绿碧渡口已有数百年历史,连接着光和村的那岳坡和绿碧坡。船工陈兆显说,每天过渡口的小学生有11名。近年来,由于邕宁水利枢纽工程蓄水,处于上游的新江河变深变宽,最深处为5米。
▲有的家长不放心,有时也一起坐船陪小孩上下学。
为了保证安全,光和小学给这11名孩子立下了“安全过河规则”,比如乘船时必须蹲下、不能相互哄吓,必须听驾驶员指挥等等,但活泼好动的孩子时常将这些忘在脑后。陈兆显必须时时紧绷神经,确保孩子们的安全。
▲有的学生在下船后还得坐三轮车回家。
记者在渡口还看到,这里经常有村民用渡轮来运输货物。当天,有两辆三轮车载着3000斤韭菜,沿着陡峭的、带拐弯的斜坡下渡口。原来,村民需将这些韭菜搬上搬下,通过渡轮运到对岸,再搬到来接应的货车上。由于河岸无法掉头,两辆三轮车只能倒着上弯坡返回,十分惊险。村民表示,收购点在对岸,若不乘渡船,得花费两个小时才能绕到对岸,“搬运数千斤的蔬菜上渡船,是常有的事”。
不过,记者也看到,在渡口数十米外,就有一座“绿碧桥”正在建设。村民介绍,这桥2019年5月就开工了,最开始说当年年底就可通车,可工程一拖再拖,今年春节后又停工至今了。
▲新江河上在建的桥梁。
记者向该桥建设单位——邕宁区农业农村局了解到,绿碧桥工程受到下雨和疫情的影响,工期多次被耽误,最近一次停工是因为桥面灌浆,需要保养25天。但目前工程进度款已到位,他们也在督促施工方在这两天开工,争取在2021年6月左右完工。届时,孩子们上学就可从直接从桥上通过了,村民出行也会更加便利。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陈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