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张若凡
赵英俊、吴孟达等知名人士近期接连因为肝癌而离世,让肝癌的防治受到公众关注。3月18日是“全国爱肝日”。当天,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等医院均举行了义诊、讲座等宣传活动,为公众普及肝病防治知识。
▲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组织多学科义诊,为公众普及护肝知识。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张若凡摄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主任、肝脏疾病一体化诊治中心医生彭涛介绍,据国家癌症中心最新数据,广西的标化肝癌死亡率居全国第一位,原发性肝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呈明显上升之势。同时,广西也是乙肝及其相关慢性肝病发病的高发区,乙肝相关并发症导致的死亡仍占广西地区主要致死原因前三位。
该院曾经连续3年对前来就诊的肝癌患者进行统计,结果显示,早期患者只有三分之一,剩下的三分之二都是中晚期。
据介绍,肝癌一发现往往是晚期,一个原因是早期肝癌的症状不明显,比如部分患者会有不同的消化道症状,看起来跟肝没有直接联系,从而被误认为是胃病等问题,没能引起重视。
另一重要原因是患者本身不够重视。比如乙肝患者应该遵医嘱定期复查,可是一些人觉得麻烦、就医不方便、经济条件不允许等,不去复查,以至于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此外,肝癌病人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低收入人群,这与食物卫生问题有一定关系,比如食用劣质食用油、霉变食物等,里面的黄曲霉毒素也容易诱发肝癌,这类人群往往又缺乏保健意识,也容易拖到晚期才求医。
该院针对肝病患者的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诊断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住院病人共1862人次,产生治疗费用共3130万元,因住院损失工作时间3万余天;十年后的2019年,这些肝病住院病人达到了4599人次,产生治疗费用共1.2亿元,住院天数5万余天,对广西患者、家庭以及广西社会卫生资源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当天,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的专家也走进社区,为居民们进行爱肝护肝科普讲座。
专家们表示,针对肝癌的预防,普通人群应接种乙肝疫苗,避免感染乙肝,同时定期进行常规体检;对于高危人群,应该遵医嘱定期进行腹部B超、血清甲胎蛋白等针对性检查。
哪些人是肝癌高危人群?
1.慢性乙型、丙型肝炎患者和肝炎病毒携带者;
2.临床诊断为肝硬化的患者;
3.家族里有人得过肝癌;
4.40岁以上男性或50岁以上的女性;
5.长期喝酒的人群;
6.糖尿病患者。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唐爱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