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彭庆
3月20日上午,北海市银海区举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交易签约仪式,分别与广西安农农业集团和福成镇红镜塘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签订944亩土地流转合同,与广西青茂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签订500亩的土地流转意向书。
▲银海区委书记游君宇致辞。
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获悉,这是截至目前,北海市通过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中心平台签下的最大一单土地流转合同,标志着银海区农业产业从零散型经营向规模化发展,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工作取得价段性成果,对推动当地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签约仪式现场。黄胜平 摄
银海经验
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一直以来,农村土地流转交易一直存在着“规模小、分布散、不规范、流转难”等问题。为有效破解这一难题,北海市银海区委区政府通过开展实地走访调研、深入研学政策、主动对接企业等方式,挂牌成立了“银海区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中心”,统一接入自治区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信息服务平台,并将服务网点延伸到乡镇、社区,通过加强与自治区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建设主体--北部湾产权交易所集团合作,形成了自治区、市、县、乡镇四级联动的市场体系。
此外,银海区还制定了土地流转交易奖补办法不断提高流转效率,建立健全交易中心运营机制,规范工作流程,有效提高当地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水平,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
▲签约仪式现场。黄胜平 摄
据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副厅长王凯学介绍,2020年,北海市建立了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信息服务平台,所辖三区一县建设了县级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中心,并且全部接入了自治区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信息服务平台,是首批完成自治区党委、政府下达平台建设及联网任务目标的设区市之一。
其中,银海区党委、政府作为全国第三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单位、自治区农村“三变”改革示范县,在摸清集体资产“家底”、做大集体经济“蛋糕”、保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利益等方面,探索出了一些可复制可推广的“银海经验”。
王凯学认为,此次银海区土地流转项目的成功签约,引入有资本和技术实力的现代农业龙头企业,证明了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是实现农村资源要素集中整合、对接发展现代农业的高效平台通道,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
因地谋划
现代农业成绩亮眼
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了解到,银海区是北海主要开发新区和城乡融合发展带,地势平坦、交通便捷,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近年来,银海区坚持以抓工业的思路、抓产业链的理念推进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化进程,先后出台实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新建大棚等多项奖补政策,累计创建宁海果蔬产业核心示范区、罗汉松产业核心示范区等57个各级特色农业示范区,引进培育山东寿光大棚果蔬、“南珠一号”香芋基地等10余个龙头企业,逐步探索出一条符合实际的农业现代化、产业化、品牌化发展新路子。
▲银海区大力发展规模化大棚养殖,带动农户增产增收。银海区委宣传部供图
目前,银海区全区现代大棚果蔬种植面积近1.7万亩;高品质蛋鸡产业园当年建设实现当年投产,每天可产30万枚可生吃鸡蛋,填补广西高品质鸡蛋产业空白;100万头生态海鲜猪项目开工建设,200万只蛋鸭产业化项目等加快推进,打造“两蛋一猪一世界”百亿级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化布局,现代特色农业已经成为银海区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
▲银海区大力发展规模化大棚养殖,带动农户增产增收。银海区委宣传部供图
立体布局
全面助推乡村振兴
广西安农农业集团董事长庞乃雄坦言,农业企业在发展中最大的难题就是没土地。银海区委区政府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在整个土地流转过程中给予了很大帮助。
银海区委书记游君宇在签约仪式上表示,此次福成镇红境塘村、松明村近1500亩耕地经营权招租项目成功转让,引进安农“南珠一号”香芋产业项目以及青茂农业公司项目,将有望打造银海区乃至北海市农村产权交易的“新标杆”。
通过此次土地流转,福成镇红镜塘村村民每年每亩可获得1200元的租金收入。对于有意向参与“南珠一号”香芋种植的农民,只需要按照安农集团的“六统一”标准即“统一种苗供应、统一用药用肥、统一技术规范、统一产品品牌、统一收获时序、统一销售渠道”,就可获得而外的二次分红,预计每亩土地可实现增收9000元。
游君宇表示,银海区将以此次签约仪式为契机,充分发挥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平台作用,密切协作、主动作为,努力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农业产业发展“新样版”。
与此同时,银海区还将积极探索土地预流转工作,推动农村产权流转交易由以往的“人找地”向“地找人”转变,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做好“店小二”服务工作,紧紧围绕“人、规、地、产、城”布局,助推当地乡村振兴。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陈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