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郭燕群/文 苏华/图
3月26日下午,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当天下午表决通过的《广西壮族自治区爱国卫生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于5月1日正式施行。爱国卫生运动的内涵不再局限于传统的除“四害”,在反对餐饮浪费、宠物管理、公民生活习惯等方面,新增不少规定。
△条例要求餐饮经营者完善防止餐饮浪费的服务流程和操作规范。
逐步取消农贸市场活禽交易
环境卫生治理是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最主要的内容之一。在重点场所环境卫生管理方面,条例规定,学校、托幼机构、校外托管机构、教育培训机构保证青少年、儿童学习、生活和活动等场所以及提供的膳食、饮用水等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推进农贸市场合理布局和标准化方面,逐步取消农贸市场活禽交易;涉及活禽经营等行为的,应当做好清洁消毒等措施。禁止经营病死畜禽,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等。
要求城市设置数量充足、布局合理、男女厕位比例恰当、指引清晰、标识规范的公共厕所;农村普及户用无害化卫生厕所,按照人口无害化卫生公共厕所;学校、医疗卫生机构、商场等重点公共场所提高厕所建设和管理水平,保障冲厕和洗手用水以及设施完好,保持整洁卫生,鼓励配备卫生纸和清洁用品。
饭店应提醒消费者适量点餐
在反对餐饮浪费方面,条例要求餐饮经营者应当建立健全反对餐饮浪费行为制度。完善防止餐饮浪费的服务流程和操作规范,提醒消费者适量点餐,并提供餐后打包服务,不得诱导、误导消费者超量点餐。
单位食堂应当建立按需供餐、用餐预订制度,按照用餐人数采买、加工、制作、配餐,安排人员负责食堂巡视检查,对浪费行为及时予以纠正。
家庭应当按照实际需要采买食品,采用适当方式加工、储存,减少食品浪费。公民应当培养节约用餐消费习惯。按需点餐、节制消费、剩餐打包,践行光盘行动。
在城市饲养宠物要求更严格
条例规定,公民饲养犬、猫等宠物的,应当做好宠物清洁卫生。特别强调需要进行疫病强制免疫的宠物,未经免疫不得饲养。
对在城市饲养宠物,条例提出更严格的要求。在城市携带犬、猫等宠物外出的,应当按照规定由成年人用牵引带牵领、装入笼内或者采取其他安全措施,主动避让行人,及时清除宠物粪便等排泄物。
禁止携带宠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者进入室内公共场所和设有禁止动物进入标志的室外公共场所;但是,对携带缉毒犬、搜救犬、导盲犬、扶助犬等工作犬外出,以及携带宠物进入宠物专门服务场所或者区域,比如宠物医院、宠物店等地的除外。
倡导公民提高心理健康意识
条例倡导公民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如咳嗽、打喷嚏时要遮掩口鼻,患有呼吸道传染性疾病或者在呼吸道传染性疾病流行期间科学佩戴口罩等。
倡导公民践行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珍惜水、电等资源能源,优先购买使用环保用品,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实行生活垃圾减量和分类,尽量采用公共交通方式出行。
倡导公民培育健康的饮食习惯。树立全面、均衡、适量、科学的饮食习惯,戒烟限酒;推行分餐,使用公勺公筷;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禁止食用法律、法规保护的野生动物以及其他陆生野生动物。
在心理健康方面,条例提出建立健全社会心理健康监测预警机制,建立健全心理健康资讯服务机制,倡导公民提高心理健康意识,倡导家庭成员之间平等沟通交流等。
编辑 李靖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