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灌阳镇徐源村一片百亩退果还粮还菜后季节性闲置的农田,早早便种上了芥蓝包,当前已经进入收获期,计划抢在春耕前采收上市。
“利用冬春交替时节闲置的田地发展蔬菜产业,是可以有所作为的。”灌阳县农业农村局推广研究员、广西科技特派员蒋生发表示,“我们要做好闲田经济文章,充分挖掘土地价值,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灌阳县依托自然资源优势,按照“宜种则种、宜养则养”的原则,出台了强农惠农政策,对发展蔬菜产业且达到一定标准的带贫主体进行奖补,积极鼓励农户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目前,全县发展“闲田”经济产业10万亩,种植有大白菜、芥蓝包、黄瓜、雪萝卜、葱蒜等优势品种,主要分布在观音阁、黄关、新街、水车等乡镇。
“多亏了县政府的政策扶持,我流转了近100亩土地种植蔬菜,现在市场行情看好。”种植大户吴高勇多年来一直从事秋冬种蔬菜生产,他高兴地说,“土地盘活起来了,今年蔬菜亩产可达6000多斤,每亩纯收入4500元,经济效益高,老百姓当然愿意跟着政策走啦。”
灌阳县农业农村局局长梁赟表示,我县以绩效考核为导向,不断丰富农业生产内涵,积极将自然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努力打造“广西好嘢”区级品牌目录,进一步提升全县农业效益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来源 | 文齐军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