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刘冬莲 郭燕群
4月11日,南宁市十四届人大六次会议首次开启“局长通道”,来自南宁市发展改革、工信、人社、教育、扶贫等部门的负责人就发展改革、社会民生等问题接受媒体采访。
▲媒体记者在“局长通道”提问。 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刘冬莲摄
一直以来,南宁市产业基础较为薄弱,工业短板比较明显,现代工业体系尚未形成,这是制约南宁发展的最大瓶颈。
对此,南宁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丁伟表示,“十四五”期间,南宁市全面落实强首府战略,其中将把强工业放在首位,着力推动产业发展、园区建设和企业培育,打造区域性高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基地,提升首府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南宁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丁伟答媒体问。
如何推进工业振兴?南宁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汪东明表示,今年工信部门将推进100项以上重大工业项目,重点推动合众汽车项目7月首车下线、天际汽车项目年底前厂房封顶,推动汽车KD件等项目尽快开工建设,燚能锂离子电池等项目尽快投产。
▲南宁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汪东明答媒体问。
同时,实施100项以上重点技改项目,引进100项以上产业链重点招商项目,新建入规100家以上工业企业,培育100家以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
▲南宁市教育局局长汪述斌答媒体问。
▲南宁市扶贫开发办公室主任刘宗晓答媒体问。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稳就业、促发展、保民生备受关注。南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刘德宁说,2020年南宁市人社部门全力落实稳就业、社保减负政策,为7万家企业减免、缓缴社保费87.2亿元,尤其是为3万多家企业通过“免申即办”服务模式发放稳岗补贴3.4亿元,共为6万家企业发放稳就业奖补8.8亿元。
▲南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刘德宁答媒体问。
2021年,南宁人社将继续落实好各项社保降费率、稳岗补贴等政策,鼓励城乡居民就近就地就业,引导保障好强首府重大项目用工需求。此外,继续发挥南宁“智慧人社”平台优势,深化援企惠企补贴“免申即办”“区块链+就业资金”监管等服务。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陈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