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蒋晓梅
春暖花开时,又逢三月三。连日来,南宁市青秀区开展了“壮族三月三”民族风情文化活动进校园,各校用唱山歌、跳竹竿舞、开展民族体育运动等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让学生体会和了解壮乡风情,庆祝“壮族三月三”的到来。
赶歌圩:这边唱来那边和
每逢农历三月初三,壮族人民以歌传情、以歌会友。近段时间,青秀区不少中小学成了歌的海洋。
4月9日上午,南宁市民主路小学校园内,变成了一个热闹的大歌圩,不少师生换上了绚丽多彩的民族服饰,该校各年级以拉歌的形式,迎接“壮族三月三”的到来。
伴随着《唱支山歌给党听》的歌声,民主路小学拉开了“赶歌圩”的序幕。一个年级一个方阵,一年级的学生首先站起来,摇晃着手中的绣球,用稚嫩的童音唱起《小红花》;二年级的学生毫不示弱,手举五角星,为祖国献上一曲《祖国祖国多美丽》;三年级的学生,则举起手中的花球,齐声高唱《共产儿童团歌》……拉歌过程中,还穿插着各种民俗活动表演,如竹竿舞、抛绣球等。当天,该校其他四个校区,也同步举行了校园赶歌圩活动。
▲《唱支山歌给党听》节目。 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 苏华摄
据了解,此次该校以庆祝“壮族三月三”活动为载体,希望通过校园赶歌圩的形式,用歌声向党和祖国表达感谢和永远跟党走的决心。
“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什么结子高又高嘞?嘿高又高……”4月6日上午,南宁市林里桥中段幼儿园大班组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也举行唱支山歌给党听”歌曲对对碰”活动。孩子们一早身穿靓丽民族服装,脸上满是自信笑容,站在山头上争相对唱。孩子们在歌声中,唱出心中对祖国的热爱与自豪,表达着对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的喜悦与祝福。
▲林里桥中段幼儿园大班的孩子站在山头对唱。 学校供图
筑和谐:民族团结一家亲
结合“壮族三月三”,该城区不少学校开展了富有特色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广西各民族文化风情、生活环境和地域民俗特点,增强了学生民族自豪感。
4月12日上午,南宁市逸夫小学全体师生换上了民族盛装,该校围绕“八桂好壮景 歌海颂党恩”,各年级以广西少数民族文化为创作灵感,编排了精彩的民族特色节目,以此欢庆“壮族三月三”。
学校入口处,搭建了具有民族特色的迎宾阁。阁内外不仅装饰有广西的秀美山水,还有铜鼓、壮锦、风雨桥、侗族木塔等特色鲜明的民族文化符号。活动现场,《美丽的壮锦》《扁担声声颂党恩》《壮族大歌》等一系列节目,生动展现了我区壮锦、扁担、绣球、山歌等多元化的民族元素,表现了各民族在广西安家乐业的繁荣景象。随后,部分同学代表齐聚学校多媒体教室,聆听学校党总支书记梁姗红上了一节特别的党史教育课。
▲师生、家长代表表演《壮族大歌》。 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 苏华摄
据了解,去年逸夫小学荣获南宁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单位。多年来,该校结合“壮族三月三”等各种活动契机,坚持开展民族团结宣传系列教育活动,以文化认同为基础,不断提升师生民族团结的思想意识。
▲校“竹之韵”童声合唱团演唱《妈妈教我一首歌》。 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 苏华摄
4月13日,南宁市月湾路小学除了富有民族风情的文艺演出,也将举行民俗传统庆佳节活动,通过写书法、儿童画、簸箕画、画彩蛋、设计民族纹样、设计民族特色书签等形式,在教室开展“壮乡儿女歌颂党”建党百年特色活动。同时,该校还将以年级为单位开展民族传统运动会,通过抛绣球、抢花炮、三人板鞋等民族传统运动项目,体验节日的欢乐和壮乡的民族风情。
重传承:民族文化进校园
广西的文化源远流长,各学校通过各种活动,把民族文化引进校园,让学生在实践和参与中,提升民族文化自信。
4月7日上午,南宁市第五幼儿园邀请广西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来到幼儿园,开展“多彩印记 唱响家乡三月三”进校园宣传活动。
▲广西博物馆工作人员向五幼的孩子们讲述三月三的习俗。 学校供图
广西博物馆的文老师讲述三月三的习俗“五色糯米饭”“ 民族服饰”和“花山岩画”,通过与小朋友的精彩问答互动,向孩子们介绍植物的秘密,从而引导孩子们了解“壮族三月三”的来历和传统习俗,了解壮族的“那”文化。活动结束时,孩子们随着竹竿节奏,勇敢地尝试,跳起竹竿舞。
据了解,南宁市第五幼儿园还开展了以“慧爱壮乡三月三”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引导孩子们利用小珠子、吸管、亮片、彩线等各种材料,制作心中的壮族服装;在户外,老师和孩子们一起玩“欢欢喜喜抢花炮”“蚂拐跳”“穿板鞋”“抛绣球”“抬轿子”等壮族民间竞技游戏。
▲五幼的孩子们在制作民族服饰。 学校供图
4月12日,南宁市翡翠园学校开展“多彩三月三”主题晨会活动。晨会活动中,2019级7班的小刘三姐、小阿牛哥们穿着传统民族服饰的盛装,一曲载歌载舞的《壮族敬酒歌》,不仅演绎出醇厚的壮乡风韵,更寄托了壮家儿女对幸福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活动中,小刘三姐所持的神秘乐器——古老的壮族乐器天琴,引起大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兴趣。
▲翡翠园学校参加表演的小阿牛哥。 学校供图
4月12日,南宁市桂雅路小学则结合“壮族三月三”,开展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开幕式。除了板鞋舞、抛绣球、竹竿舞等表演,由学校体育老师组建成的舞龙队,还在开幕式上举行舞龙表演。据介绍,舞龙是一项传统的体育民族运动项目,每到重大节庆该校都会舞龙。在体育课上,老师们也会教授学生舞龙的技巧,训练学生们的体能,该校还计划组建学生舞龙队,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桂雅路小学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开幕式上,老师舞龙表演。 学校供图
颂党恩:“红色宣讲员”讲述英雄故事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各学校在庆祝“壮族三月三”时,也精心策划了各种“红色”活动。
4月12日,南宁市滨湖路小学开展“滨湖蓝”联盟学校“小小红色宣讲员讲党史”民族文化主题系列活动。该校三(7)、三(8)班师生深情诵读红色诗篇《党旗颂》,激励全体少先队员们知党史,跟党走,听党话,争做“新时代好少年”。随后,滨湖路小学与“滨湖蓝”联盟学校——河池市宜州区第一小学、百色市中华小学的少数民族小小“红色宣讲员”们,声情并茂地讲述党史和革命英雄小故事,追忆广西的红色印记。
▲滨湖路小学与联盟学校的少数民族小小“红色宣讲员”们共上实景思政课。 学校供图
当天下午,该校各年级还开展了以“壮文化”为主题的民族文化课程,将民俗文化的魅力、民族团结进步的种子根植心中。
4月13日上午,南宁市园湖路小学也将开展 “壮锦秀美三月三,山歌欢唱颂党恩 ” 2021年“学党史 颂党恩”民族传统文化教育主题活动。该校老师将化身“非遗壮锦文化宣传大使”,结合党史教育,向同学们介绍了壮锦的悠久历史、文案寓意和制作过程。同时,还将在装饰着壮锦纹案的T台上,表演一场民族服装秀,展示广西各民族传统服饰的魅力。
“云”活动:青少年民族纹样图案大比拼
据了解,青秀区还将在4月,开展一系列线上活动。
组织2021年青少年民族纹样图案创作比赛,充分利用学生的想象力,在画纸上创作属于学生自己独有的民族纹样图案,培养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该城区各中小学将结合民族团结课程、美术课程、课外小组、课外作业等形式,开展该活动。届时,作品将在各学校开展的“三月三”现场活动中展示,各校的优秀作品,由宣传部在“手上青秀”APP上展出。
同时,青秀区还将组织各中小学以庆祝建党100周年为主题,由校合唱团或班级合唱团、合唱小组录制合唱视频,用合唱的形式为党的生日献上诚挚祝福,由宣传部在“手上青秀”APP上播出。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莫妮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