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特色糯米饭祭先祖,田阳敢壮山孕育乡村治理新希望丨乡村振兴的幸福欢歌​④

来源:南国早报客户端 发布时间:
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蒋文跃

4月12日,百色市田阳区百育镇六联村那了屯,村民周月英的家格外热闹。这一天,她早早做好五色糯米饭,与亲戚朋友、周边邻居一起,在欢声笑语中迎接“壮族三月三”。

▲周月英与亲朋好友围坐一起品尝五色糯米饭,迎接“壮族三月三”。   本文图片除署名外均为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 蒋文跃摄

六联村位于敢壮山下。据考证,这座海拔326.7米的山峰正是布洛陀文化的发祥地。近几年,田阳区不断挖掘布洛陀文化资源,并举办文化旅游节,不仅推动了文化旅游事业的发展,也带动了当地乡村治理发展及乡村振兴。

日子越过越好 糯米饭也格外香

周月英家的客厅里摆放着浸泡好的糯米,旁边则提前摆着对应的染色植物。在做五色糯米饭的过程中,她从厨房拿出镰刀和一根树枝,一边削一边说,削出来的枝条泡出的汁液,便是糯米饭红色的来源。与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交谈时,她的脸上总是挂着笑容。

▲周月英展示五色糯米饭制作过程。

这次做五色糯米饭,她特意在上面染了“三月三”3个字。问及当地五色糯米饭做法的独特之处,她说,“我们这里的糯米饭纯天然的,绝对健康还养生。”

▲五色糯米饭上添有“三月三”字样。

这一天,六联村驻村第一书记覃丽芳也来到周月英的家。据她介绍,六联村以种植芒果、圣女果、大青枣为主导产业,有1个农民专业合作社、1个村民合作社,2019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7000多元,2020年3月统计近60%农户购置了小汽车。

而周月英一家种植了2000棵芒果树,每年收入10多万元;全年还种植圣女果、西葫芦等果蔬,亦可有几万元收入。

布洛陀文化旅游节寄托致富新希望

据考证,田阳敢壮山是珠江流域原住民族人文始祖布洛陀的故里,是布洛陀文化的发祥地。在壮语中,“布”是受人尊敬的长者、老者的尊称;“洛”是知道、认识;“陀”是创造的意思。每年的农历二月十九日是布洛陀的生日,农历三月初七到初九是布洛陀的祭日。

据介绍,往年举办的布洛陀民俗文化旅游节,均有超过30万人次汇聚敢壮山,可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000万元。目前,敢壮山布洛陀文化遗址景区提升改造工程项目正封闭建设中,景区基础设施将得到提升。

▲改建中的布洛陀敢壮山遗址景区。

第一书记覃丽芳说,敢壮山布洛陀文化遗址景区对当地经济带动作用已经显现。之前,她和村民带着产出的果蔬参加商贸活动增加销路,一些村民前往售卖香烛、食品及纪念品获得收益。

族群互动推动乡村治理上台阶

对旅游节的另一项期待,是“壮族三月三”活动搭建起来的族群间的交流。

覃丽芳介绍,布洛陀民俗文化旅游节开展期间,可吸引来自云南、贵州、海南等省和国外壮侗语族同根同源民族的代表及国内信奉布洛陀的民间团体来到敢壮山,大家聚在一起除了祭拜共同的祖先,还会分享日常生产和乡村管理经验。期间,他们会邀请种植大户给村民们做培训,传授脱贫致富新思路,周边村屯村民也会前来旁听。

▲当地群众在敢壮山游玩。  卢秀灵摄

据介绍,类似的交流模式已融入到乡村治理工作中。目前包括六联村在内,百育镇多个村委已建立党员包片连户心连心网格,形成村、屯、组同步推进乡村治理工作体系。通过运用党员包片连户的管理形式,为群众排忧解难,做好政策宣传工作。碰到无法解决的问题,网格之家会将问题提交到村民理事会进行协商解决。

屯里还建起了屯级理事会,围绕脱贫攻坚、产业发展、公益事业建设、红白喜事等事务,实行“一事一议”工作法,定期开展屯级联谊会。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陈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