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雷小琴 兰敏
“壮族三月三”期间连休四天,每天到青秀区一个镇游玩,天天不重样。4月16日,上百名游客自驾车来到刘圩镇民俗景区感受了农耕文化和田园野趣。
“簸箕宴来咯!”当日中午,只见当地村民何春燕端着直径1米的竹簸箕徐徐走来,竹簸箕上垫着新鲜翠绿的芭蕉叶,白切鸡、捞鸭、玉米、红薯、酸粉、五色糯米饭……各色菜肴组成壮族“簸箕宴”,让人垂涎欲滴。
品尝了原生态的壮族美食,游客们来到市民农庄吾乡休闲农业示范区体验农耕的乐趣。“我挖到一个大红薯!”小朋友提着红薯乐不可支。亲子耕种更是有趣,大人带着孩子种红薯苗、浇水、施肥,乐趣无穷。南宁市民李女士告诉记者:“从种苗、施肥到收获粮食,让孩子通过耕作,明白粮食来之不易。”
▲在青秀区刘圩镇,游客们欣赏民族特色文艺演出。 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 苏华摄
一头头健硕的牛在欢快地吃草;如茵的草地上一座座白色的蒙古包令人向往。游客们来到田野牧歌,一下子就被这里的景象吸引了。小朋友们在草地上打起滚来,女士们在蒙古包前各种自拍。游客们还与小动物园里的牛、羊等动物来了一个“亲密互动”。“快看!这头牛过来吃草了!”小朋友们兴奋地拿着牧草喂牛,还模仿牛的叫声,一旁的工作人员在此时讲解起关于牛的文化知识。
▲游客们挖到红薯后相当开心。 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 苏华摄
为了与游客共庆“壮族三月三”,当地还准备了精彩的民俗节目,壮族八音、舞春牛、竹竿舞等民俗表演接连上演,赢得游客们的阵阵掌声。“趁着假期,远离城市喧嚣,带着孩子来感受田园野趣和民俗文化,既能够放松心情,也能够让孩子增长见识,很有意义。”市民赵先生说。
镇镇有产业,村村有文化,借助“壮族三月三”等民俗节日,青秀区以文化旅游来带动乡村经济振兴,让“田园青秀”的知名度大增,游客纷至沓来,描绘出绚丽的新农村壮锦图。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莫妮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