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还在“谈癌色变”?癌症可防可治,关键在于“早”字

来源:南国早报客户端 发布时间:
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张若凡

公众之所以“谈癌色变”,是因为很多癌症一发现就是晚期,治疗已回天乏术,往往人财两空。早发现、早治疗是对抗癌症的最好办法。广西最早于2006年启动农村癌症早诊早治项目,多年来通过科学的筛查和持续的随访,更多早期癌症患者被及时发现,并得到有效治疗。 

▲癌症早诊早治宣传走进百色汪甸瑶族乡。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供图

2014年10月,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的医务人员到龙圩区大坡镇中心卫生院开展鼻咽癌高危人群复查。

人群中有一个抱着孩子的妇女正在等着接受鼻咽部检查。她叫蒙志萍(化名),当时40岁,怀里抱着的小儿子才1岁半,家里还有一个女儿。她在之前的癌症早诊早治项目中被筛查出为鼻咽癌高危人群,因此定期会有医务人员前来为他们进行复查。

检查的情况不太乐观——蒙志萍的鼻咽部左侧壁粘膜有些隆起。2天后,活检结果出来了,确诊为鼻咽癌。筛查医生动员她立即住院,因为发现得早,肿瘤还很小,其他部位没有侵犯和转移,治疗效果会很好。

蒙志萍担心治疗癌症要花大钱,家里经济条件不允许,她犹豫了,没有立即去医院。3天后,她又接到了筛查医生打来的电话。得知她在为费用发愁,医生告诉她,新农合参保人员可以报销一部分费用,而且她是国家农村癌症早诊早治项目筛查出来的病人,能享受相关的配套政策,医院会开通绿色通道,可以先住院治疗再慢慢筹钱,自付部分的费用,医院也会尽量减免……这些政策让她放下了顾虑,立即住院接受治疗。

2019年7月,距离蒙志萍确诊鼻咽癌已经过去了4年多,农村癌症早诊早治项目的医务人员又如期来到大坡镇中心卫生院开展复查。这一次的复查结果依旧是好消息——一切正常,接下来每年复查1-2次就可以了。

蒙志萍掩饰不住心里的喜悦,握住医务人员的手一直道谢。她说,当年查出患癌时,小儿子才一岁多,如今已经上小学了,女儿也考上了吉林大学,“你们救了我的命和我的家庭,不然这个家早就散了!”

▲医务人员在隆安县开展农村癌症早诊早治工作。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40%的癌症可以预防,40%的癌症通过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可以治愈。在健康意识和医疗条件相对薄弱的的农村地区,需要更强的力量推动癌症防治工作的开展。

2006年起,我国部分农村癌症高发地区开展重点癌症的筛查与早诊早治工作。10多年来,累计筛查癌症高危人群近580万人,发现患者近14万例,其中早期患者超7万例。

记者从负责该项目的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了解到,广西的农村癌症早诊早治项目最早于2006年启动,最初是在扶绥县和苍梧县实施,针对肝癌和鼻咽癌开展早诊早治工作,之后范围逐步扩大。

范围扩大的同时,筛查的方式也越来越科学。比如,针对肝癌的筛查,确定男性35-64岁、女性45-64岁这个高发年龄段,检测与肝癌发病密切相关的血清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者进入高危人群队列,每半年进行一次血清检测和肝脏B超复查。

筛出高危人群,锁定相关指标,持续进行复查,一旦发现“癌苗子”冒头了,立即进行早期治疗……在这样的筛查模式下,很多早期癌症患者被及时发现,经过规范治疗,很多像蒙志萍一样的癌症患者至今仍健康地生活着。

据统计,农村肝癌早诊早治项目在扶绥县、岑溪市、隆安县和武鸣区实施,从2011年至2020年共完成随访近6万例,筛查出肝癌255例,早期肝癌139例,早诊率达54.51%,治疗率达90.98%。

农村鼻咽癌早诊早治项目在梧州市、苍梧县、岑溪市和藤县实施,2011年至2020年,共完成初筛26.9万例,筛查出鼻咽癌168例,早期鼻咽癌95例,鼻咽癌早诊率达56.55%,治疗率达98.81%;完成高危人群随访2.6万多例,筛查出鼻咽癌99例,早期鼻咽癌63例,鼻咽癌早诊率达63.64%,治疗率达100%。

农村上消化道癌早诊早治项目先后在北流市、北海市、钦州市等地开展。2016-2020年共完成筛查3190人次,筛查出上消化道癌27例,早诊16例,早诊率达59%,治疗率达93%。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莫妮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