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彭庆
又是一年春忙时。在合浦县常乐镇西城村的特色彩椒大棚种植产业基地,漂亮诱人的彩椒挂满枝头,当地村民忙碌的身影和灿烂的笑容随处可见。
▲合浦特色彩椒大棚种植。劳承慧摄
据了解,合浦县常乐镇西城村属自治区“十三五”建档立卡贫困村。一直以来,西城村村民都是以种植花生、玉米、水稻等传统农作物为主,群众收入普遍较低。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如何优化村民种植理念及种植结构,继而产生效益并持续增收,成为萦绕在西城村两委及驻村干部心头的大难题。
为此,合浦县常乐镇西城村因地制宜,实施“乡村产业振兴”战略,帮助村民寻找致富新路径,引进技术力量,推行特色彩椒大棚种植产业,鼓励当地农户种植彩椒,提高收入水平。
▲长势喜人的彩椒。劳承慧摄
2020年4月,西城村完成土地流转并与广西新佳恒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签约,成立彩椒种植基地。据相关负责人介绍,该产业基地一期占地140亩,基地总投资达2000万元,于2020年6月建成,当年12月开始采收。
目前,基地除了种植彩椒,还种植茄子、青瓜、苦瓜等10多种农作物,全年采收期180天左右。从去年12月至今,共采摘彩椒90万余斤,其它农作物40万斤,产出达800多万元。同时,基地还为当地创造就业岗位近100个,村民可在基地护理作物、采摘、包装等,就近就业和学会种植技术,改变以往种植模式,实现稳步增收、共同富裕。
▲漂亮诱人的彩椒挂满枝头。劳承慧摄
彩椒产业基地的建成,有效带动了当地村民增收。截至2020年10月,西城村建档立卡贫困户51户213人,全部实现脱贫。
在产业基地,村民张秀美正在采摘彩椒,她乐陶陶地说道:“这些年党和政府给了我们家极大支持,孩子读书、发展产业都有补助。”
记者了解到,张秀美是西城村脱贫户,一家6口人,原本生活比较困难。现在,她在基地务工,每月收入约3000元,离家近,还能种植一些农作物和养家禽家畜,日子越过越红火了。
▲村民在包装彩椒。劳承慧摄
据介绍,西城村采取村集体经济入股合作经营,每年获入股的10%的固定分红,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与此同时,当地还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起来,鼓励和引导在外能人返乡创业。如今,这个彩椒产业基地,成了当地乡村振兴的助推器,是合浦探索乡村振兴路子的成功典范。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唐爱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