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巫碧燕
4月29日上午,南宁市公安局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2020年以来,南宁警方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取得的成效。民警还通过邀请受害人现身说法、解析近期成功破获的案件、演示反诈骗“APP神器”,增强广大群众的反诈骗能力。
反诈成果位列全国省会城市一二名
4月29日上午9时许,在南宁市公安局江南分局反诈中心,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看到综合协调组、资金查控组、核查打击组、宣防劝导组的民警们,在电脑前忙碌着。
这是一条“看不见的战线”:2020年3月,南宁反诈中心开通全国统一预警劝阻、咨询专线“96110”,全年发送劝阻短信、拨打劝阻电话121792人次,共挽回群众经济损失约9200万元。
▲在南宁市公安局江南分局反诈中心,民警们在电脑前忙碌着。
记者从随后的发布会上了解到:2020年,南宁市刑拘涉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人数为2019年同期的2.1倍,创下历年最高纪录;南宁市反虚假信息诈骗中心全年冻结涉案账户数量、资金同比分别上升112%、108%,返还退赃金额同比上升21.14%;获得2020年省会市自治区首府计划单列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第二名,这是历史最好成绩。
反诈案例敲响警钟
发布会上,民警们通报了几起近期破获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提醒广大市民要提高警惕。
案例一:
2020年8月4日,马山县公安局反诈专班研判发现,一起8月1日发生在陕西西安的诈骗案件,3名嫌疑人在马山出现。
8月11日,专案组在大化县大化镇某小区将该3名嫌疑人一举抓获。经审讯,3人供述:2020年7月,他们在网上购买二手手机、手机卡以及某单位通讯录,及银行账号,冒充某领导向下属发送短信,称换了新手机,且不方便使用自己的账号转账给某领导,诱使受害人帮忙转账20000元至指定账户。
民警提醒:各单位要保管好通讯录,银行账号,以防被不法分子利用。同时,要提醒员工,涉及资金的来往的,要仔细核验身份和账号,万不可掉以轻心。
案例二:
4月29日上午,市民张女士在发布会现场讲述:2020年12月,一名网友将自己在某虚假投资平台的账号密码给了她,请她帮操作“股票”。张女士通过这所谓“网友”的账号,看到对方在短短几天内,投入10万元便到手11万元,张女士也试着投入6万元,很快也挣了6000元。随后,她拿出仅有的十几万元,加上四处借贷,投入了143.55万元人民币,此后,虚假投资平台开始用“隔夜金”、税费等名目设限,也无法再提现,她无奈报警。
专案组经大量侦查,发现该案的诈骗操盘手、技术开发、洗钱水房、黑灰产等全链条犯罪嫌疑人有数十人,串并案件68起,涉案金额约1013万元,案件涉及全国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2021年3月,专案组辗转广西梧州,北京、贵州、湖北、河北、福建等省市,共抓获犯罪嫌疑人14名。
民警提醒:你看中的是利息,不法分子看中的是你的本金。
案例三:
2021年3月中旬,反诈专班发现:一涉案银行卡的开卡人曾某圆,在西乡塘区一带活动,民警火速抓获该名嫌疑人。
经审讯,曾某圆供述:2021年2月初,他在网上应聘“兼职”,将自己的银行卡、微信、支付宝提供给“老板”走账,其本人获利几百元。西乡塘分局顺藤摸瓜,于3月下旬陆续抓获其中两名“老板”。据两名嫌疑人供述,他们利用兼职人员的身份证、银行卡、手机微信、支付宝等负责帮助两名“上家”走账洗钱,将不法资金倒转流出,逃避打击。
民警提醒:被利益所驱,出售自己银行卡、微信、支付宝,被不法分子利用后,也要承担法律责任。
案例四:
2021年4月,南宁刑侦支队反诈专班发现数个在“跑分平台”上,为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及网络赌博洗钱的窝点。4月18日,南宁市公安局组织分县局,1天时间连续打掉10个犯罪窝点,抓获29名犯罪嫌疑人,扣押银行卡180张、手机88部、电脑16台、现金十万元等。
其中,高新分局成功捣毁两个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窝点,抓获13名犯罪嫌疑人,查获涉案电脑4台,手机25部,银行卡26张,现金10万余元。犯罪嫌疑人林某龙供述,自己和同伙通过自己办理银行卡、向亲友收买银行卡,为网络赌博及电信诈骗洗钱。据不完全统计,这两个犯罪团伙帮助境外赌博、电信网络诈骗团伙“跑分”走账,涉案金额近亿元。
民警提醒:法网恢恢疏而不漏。民警将利用大数据分析处理上百万条开户信息,建设数据模型,生成开卡人黑灰名单库。使开办贩卖“两卡”违法犯罪人员不敢开、不敢收、不敢卖。
心里没底时登录反诈APP
“登录‘国家反诈中心APP’查询,那些诈骗伎俩就能现出原形!真的很好用。”在发布会现场,民警们忙着推荐这款反诈骗“神器”,这是国家反诈中心推出的APP,上面有举报、报案、预警、身份验证等功能,还可以进行支付社交账号核验,民警建议市民经常上APP查一查、看一看,增强自己的反骗能力。
▲民警演示国家反诈中心APP。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褚瑞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