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的深加工是解决目前农产品滞销、价格波动巨大的有效手段,通过加工,品牌溢价大到超乎想象……”说起发展产业振兴乡村的话题,王万传的话匣子一打开就完全停不下来。
厦门籍私企老板王万传有两重“身份”——既是广西万升石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也是平桂区鹅塘镇大明村的荣誉村主任。4月10日,在他工厂的车间里,工人们在忙着生产、装卸石材产品,一片忙碌,而王万传则在一旁捧着电话,忙着帮他的那些“土瑶”乡亲找“门路”。
“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防止返贫是首要问题。”王万传说,防止返贫的关键在于以深加工来提升农产品附加值。
这些年,贺州在“土瑶”聚居区成功实施“人均一亩茶、户均两亩姜、村均万亩杉”的产业发展规划,要让这些农产品提高附加值,王万传首先想到的是茶产业。“平桂区水口镇与梧州六堡镇毗邻,两边村民种植茶叶的品种一致,只要管理和工艺提高上来,水口的茶叶一样可以卖出好价钱。”这段时间,王万传一直与梧州六堡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联系,初步达成合作意向,邀请他们到平桂区为村民提供技术指导。
其次,在生姜市场价格处于低位时,“土瑶”村民往往将姜存储在地窖里,等待来年价格回升,他认为这样做的风险很大,最好的办法是及时进行深加工。“之前在外地旅游,我发现用生姜为原料制成的姜糖、姜茶等产品很受欢迎。所以我想投资建设一个加工厂,专门对平桂的这些农产品进行深度加工。”王万传说。
他还告诉记者,市场上售卖的藕很少出现藕尖与藕头,在贺州,藕尖在采收过程中被舍弃了,造成很大浪费。所以,他想“变废为宝”,将藕尖腌制成蜜饯,藕头制作成藕粉,打造成一系列旅游食品。
据了解,他已经与福建的知名食品加工企业达成了意向,目前工厂核心的加工技术、建设资金等都已准备就绪,已进入加工厂的选址阶段。
一面做着日进斗金的石材生意,另一面要实现荣誉村主任的抱负。很多人问王万传究竟为了什么,他说:“这里是我的第二故乡”。
2014年,王万传经政府招商引资到贺州投资。脱贫攻坚战役打响后,平桂区引导30家非公经济企业与6个“土瑶”村结对帮扶,选聘34名民营企业家挂任荣誉村主任。从那时起,王万传就与“土瑶”结了缘。
王万传与平桂区扶贫、人社等部门对接,在公司建立了扶贫移民培训基地。他先后给200多名群众免费安排技能培训,一批人留在他公司里就业,另一批人推荐给其他石材企业。
此外,他还设立了一个“瑶绣”扶贫车间,解决搬迁进城的妇女劳动就业问题;帮助“土瑶”村小学的孩子们解决了营养午餐问题……
这几年,王万传为平桂的6个“土瑶”村做了许多好事,为该区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了一名民营企业主应有的贡献。今年2月,他被评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我其实年纪不小了,孩子也已走上了工作岗位。本来我应该留在厦门的家里享受天伦之乐,或者去过优哉游哉的生活。没想到来贺州的这个决定,改变了我的下半生。也许现在的生活对我而言,更有意义。”王万传说。
编辑 莫妮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