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九秩情缘丨秦敬德:西大有座育林楼

来源:南国早报 发布时间:

建校九十年,春华秋实,桃李芬芳,广西大学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学界才俊、政界栋梁、商界精英、文化名人及各类建设人才。广西大学在90周年校庆之际,特推出“九秩情缘——西大校友回忆录”系列推送,记录历届西大校友对曾经校园生活点滴回忆,感受广西大学九十年来润物无声的文化浸润和精神积淀。

秦敬德,1985年至1997年在广西大学工作,曾任校团委副书记、书记,学生工作部副部长、部长,轻工系党总支书记,党委宣传部部长和人事处处长等职。现任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主任。

西大有座育林楼

秦敬德

我在广西大学工作12年,也一直在广西大学居住至今,目睹学校许多建筑的发展变化,而难以忘怀的是坐落在西校园的育林楼。

1998年秋天,我已调离广西大学到玉林市政府工作。那时正值广西大学70年校庆之际,能为母校做些什么?

时任自治区党委常委、玉林市委书记李纪恒 (中文系1976级)深情地对我们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大学教育之恩一定要回报,大家要滴水相集,办件实事,我负责召集工作。大家推荐时任玉林市科技局副局长的陈翔(哲学系1984级)为秘书长,具体组织校庆的有关活动。分布在玉林市各区、县的广西大学校友们积极行动起来。玉州区、北流市、陆川县、博白县、容县、兴业县、福绵区等地的校友们建立广西大学校友会玉林市分会。大家一致想到为母校捐款。

当时大多数校友并不富裕,但是大家有情怀、有担当,尽管个人能力有大小,但报答母校贵在真诚,贵在从一点一滴做起,用力所能及的行动回馈母校。在短短的几个月里,3000多名校友从十元、百元、千元起,集腋成裘,特别是一些企业家校友慷慨解囊,为母校捐了不少款。

当陈翔秘书长将校友们的捐款数统计出来告知我们,捐款达到180万元时,我们不知有多高兴。因为这对以个人捐款为主来说,已不少了,这表明校友们从踏进大学的那一天起,母校培养的爱国爱校的情怀与责任从来没有间断过,如涓涓细流久,光华日月长。

▲南宁校址育林楼。

经费是筹集了,像李纪恒同志所说,“要滴水相集,办件实事”。办什么实事呢?建立奖学金?少了。兑现成玉林特产送给母校?北流三环瓷器?陆川茶花山矿泉水?土了。玉林制药正骨水?不适用。在我们想不出什么招时,还是李纪恒同志有办法。他带领我们走进校园和老师们商量,当走进文化与传播学院和老师、同学一起座谈时,看到当时学院的教学楼因是20世纪50年代建设的,已很破旧,斑驳的墙壁、窄小的教室、被白蚁蛀蚀的木地板,难以承载博大精深的文学艺术和新闻传播的使命。

时任学院党委书记梁半农教授、院长梁杨教授说此楼拟改造,李纪恒同志说,能否就将捐款作为支持你们的建设经费?时任广西大学党委书记余瑾教授、校长唐纪良教授喜出望外,当即表示学校要补足建设经费。改造建设文化与传播楼的项目就是这样产生了。当年11月7日,学校在旧楼前举行了简朴而庄重的奠基仪式,校友们和师生们用扬起的铁铲、落地有声的黄土,回馈母校的哺育之恩。

楼叫什么名呢?不少老师说,以玉林校友们捐款为主,就叫玉林楼。李纪恒同志认为,对母校的爱心孝心理所当然,无足挂齿。但老师们也一再坚持。争执之时,李纪恒同志目光长远,心系育人。他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可叫‘培育人才成林之楼’吧?”众人猛然喜笑颜开,一拍即合。文化与传播学院廖镜进教授、陈驹教授、黄仕荣教授等给予高度赞誉,说不愧是点睛之名。是啊,此“育林”楼意义深远,非“玉林”楼所比。于是乎,育林楼之名应运而生,亦成人之美。

▲2017年4月,自治区高校工委副书记秦敬德参加教育部对广西大学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反馈意见会并致辞。

2000年12月28日,广西大学为育林楼立碑记,碑文如下:“此楼系我校70周年校庆时由玉林市校友捐款180万元,学校拨款88.8万元建成。2000年底竣工,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为我校首栋由校友捐资建成的教学楼。特立此碑,以示纪念。”后来,广西大学各地校友饮水思源,情系母校,一栋栋以地市冠名的南宁楼、玉林厅、崇左桥、河池室等先后涌现,但目前仅为育林楼立碑。

从1998年到今天,一晃已过了20年,如今广西大学加快发展,新建筑大楼不断涌现。如横跨百米、中空广阔的综合实验大楼拔地而起,新闻传播大楼后来居上,内藏泳池的崭新体育馆凸起,可容6000多人的东校园第六教学大楼雄卧,还有在建的学校会议中心、大学生创业中心、大学生活动中心、君武文化艺术中心、科技博物馆等,育林楼已成为朴素的历史,当年校友们也在母校的激励下,爱岗敬业,各奔东西,成为各行各业的骨干。

每当我在西校园漫步,还会不由自主地走到此楼前,回想当年校友们的爱校之举,自己作为当时的组织者、参与者之一,能为当时校友们的拳拳报效之心再做个见证,这也是我萌生写此文之意。我想,不管这楼那楼,不管历经多少岁月,敬校爱校、尊师重教的美德,都会被绵延不断地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

2018年广西大学将迎来90周年华诞。无数学子、校友将聚集母校,再回首学校的峥嵘岁月和盛世光辉。“勤恳朴诚”是校训,“复兴中华,发达广西”是建校初心,这些将是莘莘学子永远的精神财富,母校永远是莘莘学子的精神家园。在此,我衷心祝福广西大学不断凝聚力量,拼搏奋斗,改革创新,实现强校的目标。

不管身在何处,过去、现在、将来,吾已将身心托付并安居在广西大学,因为我深信,在国家崛起的伟大新时代,广西大学的发展一定会越来越美好!广西大学的学子们将继续以广西大学为自豪和骄傲!

点击图片进入专题↓↓↓

来源丨广西大学

编辑丨陈秋实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