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韦继川
“鲤鱼伴水水更清,星星伴月月更明,我们过上好生活,永远不忘党恩情……”近年来,《十颂党恩》这首毛南族民歌时常在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下南乡的村寨中、圩镇上、田野里被人传唱,歌里充满了毛南族群众对摆脱贫困的喜悦,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党和政府深深的感激。
环江的下南乡是毛南族群众的主要聚居地。当地人曾经用“望天吃水”来描述长期缺水的状况:石漠化问题严重,没有地表河流,群众生产生活用水长期短缺,特别是每年10月到次年4月间缺水更为严重。
“如今,下南群众彻底告别了季节性缺水历史。”下南乡党委负责人告诉记者,自从建设了下南乡集中应急供水工程项目,进入缺水的秋冬季时,就可每天从打狗河里抽取上千立方米水,解决下南社区、波川等一带上万人饮水难问题。
▲这是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下南乡乡村风貌(2020年5月22日摄,无人机照片)。图源:新华社(记者 陆波岸摄)
下南乡的变化远不止这些。
党的十八大以来,下南乡紧紧围绕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三保障”以及饮水安全,全力打好“四大战役”。目前,全乡建成菜牛、油茶、广豆根、砂糖橘、富硒米等示范基地;扩种油茶近3000亩,新种广豆根(中草药)1600多亩,新发展柑橘1500多亩,新建规模化菜牛养殖场6个,产业覆盖率达100%。下南乡还充分利用地理优势,因地制宜发展光伏发电,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增收。至2020年底,在现行国家标准下,毛南族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摘帽。
2020年5月,满是喜悦的谭美春等10名脱贫毛南族群众代表相约,写信向习近平总书记报了喜。
编辑 刘冬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