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国忠,广西大学化工系77级学生,化工系83级硕士研究生。
上世纪70年代末的广西大学,古色古香,处处展现出庄严和肃穆。
在校园内许许多多的小路中,有一条小路从学生宿舍五栋一直延伸到化工楼。我们走在这条小路上,去探求人生的真谛,这条小路上的一草一木深深地印在了我们的脑海中。
▲资料图:广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在这条弯弯曲曲的小路上,春天的小草、夏天的知了、秋天的落叶、冬天的寒风都可以作证,恢复高考后的首批莘莘学子走进大学校园,就像久旱的土地遇到甘露一般,拼命学习的劲头前所未有。
在这条小路上,你会看到拄着拐杖或者由同学搀扶着行走的身影,那是由于上体育课时不小心伤着脚但不愿意缺课的同学;你会看到脸色不好、一手按着身体某一部位慢慢行走的身影,那是由于身体不适但还要坚持去上课的同学;你会看到一边啃着馒头一边快步行走的身影,那是因为昨天晚上熬夜看书来不及吃早餐只能边走边吃的同学;你会看到双手捧着一摞书籍,累得上气不接下气的身影,那是刚从图书馆借到自己心仪的课外书的同学;你会看到头上顶着零号制图板,由于风力的影响不易保持平衡而在走醉步的身影,那是在课内完不成制图作业不得不将硕大的图板扛回宿舍继续完成作业的同学;你会看到深夜里匆匆归来的身影,那是从熄灯后的教学楼再赶去不熄灯的机电楼阶梯教室看上一两个钟头书的同学。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一晃四十年过去了。近日重回西大校园,想去寻访当年走过无数回的小路,追忆那难以忘怀的青春岁月,但物是人非,当年的小路已不复存在,心中不免惆怅。在校园里游览一圈后又释怀了,广西大学是广西的最高学府,担负着为广西的经济社会发展输送合格人才的重任,招生规模是我们当年读书时的十倍以上,改造、更新校园设施实属必然。不管校园如何变化,曾经的校园小路,承载了我们太多的青春记忆,我们将永远铭记。
戳链接了解广西大学校庆征文投稿详情↓↓↓
点击图片进入专题↓↓↓
来源丨南国早报客户端
编辑丨陈秋实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