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自身槽点不少,又遇共享车冲击……南宁公共自行车能否突围 | 关注城市公共自行车②

来源:南国早报客户端 发布时间:
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陆旺/文 邹财麟/图

共享单车进入南宁市场3年多时间,给南宁公共自行车带来怎样的冲击?在共享单车影响下,被不少网友唱衰的公共自行车能否突出重围,重获市场认可?连日来,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进行了走访。

▲南宁市建政路,一公共自行车租赁点因附近施工,处于断电无法使用状态。

公共自行车遇冷  车辆使用率降低

“这些车很少人骑了。”5月25日,南宁市民主园湖路口公共自行车站点停放有 21 辆公共自行车,附近经营餐饮店的老板黄先生说,这和几年前的情况完全不同,“以前还出现过上下班高峰期,站点没有车可用的情况,那时候还没有共享单车,现在门口停放的共享单车或者共享电动自行车,停不久就会被人骑走。”

记者走访看到,由于市政项目施工,给一些公共自行车用车造成不便。其中,建政路近期竖起铁皮进行围挡,公共自行车建政古城路站点几乎被铁皮包裹住,难以取车停车,而一些车鞍座被人为破坏,或被划破或被扭转致变形,进而影响用户骑行。

公共自行车市场遇冷、使用率降低已是不争的事实。南国早报近期开展了一项问卷调查,在参与调查的 1249 人中,有 63%的人表示没使用过公共自行车,28%的人表示以前用得较多、现在很少用,只有 7%的人表示经常使用且每周好几次。

办卡缴费较繁琐  借车还车不方便

南宁市公共自行车的老用户,自2013年起便办卡使用公共自行车,吸引她坚持使用公共自行车的原因是,她暂时找不到更适合的出行方式,另外就是看中骑行一小时内免费的便民措施。这两点也是此次问卷调查中,用户使用公共自行车的两大主要理由。

即便如此,石女士仍对部分站点取停车不便、站点少表示不满:“有时候站点没有电,就没办法借还车,有时候还车时已经把车子放入固定桩,但是系统又显示没还车,就必须得找客服反映,耗费时间不说,使用体验会大打折扣。”

在南宁从事设计工作的韦先生说,他曾办过公共自行车卡,两年前他注销该卡并拿回押金,原因与借还车不便、站点少有关,“现在共享单车很多,虽然没有公共自行车厚实,但推行或者骑起来要轻一些”。

问卷调查显示,在用户不使用公共自行车的原因中,办卡手续、缴费支付繁琐占比最高,其次分别为租车点少分布不合理、借车还车不便、车辆不好骑、自行车站点经常故障。

▲南宁市民族大道,一市民骑着共享电单车从公共自行车租赁点经过。

面临挑战设法改进  大势所趋难以突围

在共享单车、共享电动自行车的冲击下,固定桩式、办卡交押金方式、站点接专线的公共自行车缺点逐渐暴露。

其中,一些站点因城市道路建设、地铁施工、人行道改造、蓄电池老化等原因导致站点供电异常,2018年12月份,曾出现380余个站点因此不能使用的情况。为解决这一问题,南宁公共自行车项目运营方进行接电整改,将站点的电池供电改接市电,目前站点上线率已达94.5%。

对于市民反映的办卡、缴费不便的情况,运营方推出App项目,可通过App移动支付方式交押金办卡使用公共自行车。

据蒋真介绍,2017年共享单车进入南宁市场以后,项目运营方曾投入200辆左右类似于共享单车可以实现移动扫码支付的车辆,但测试近两年后因多种原因选择放弃。其中,使用该系统的成本是一大问题。

“如果要实现共享单车那样的模式,车子会有一张芯片卡,这张芯片卡的使用前提是向移动运营商支付通信费,这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蒋真说,市场上一些牌子的共享单车为何过一两年就会消失不见,重要原因就是运营成本高,难以为继。

他表示,相对于杭州等地,南宁公共自行车项目自营能力弱,这最终会影响项目对公众的服务。此前,公司曾尝试模仿杭州,在租赁点设停车棚、便民亭,通过广告、铺面租赁等增加公司的自营能力,但未获部门审批。

有缺点也有优点  求变还是被淘汰

问卷调查显示,对于公共自行车的前景,47%的网友认为目前运营模式落后,将会被共享单车、共享电动车等替代,但也有 22%的网友认为它会逐渐成为一种普及的出行方式。对此,南宁丽邕资产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一负责人回应,南宁公共自行车作为南宁市为民办实事项目,规范停放、整齐有序、绿色环保,得到了市民的认可,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公共自行车运营至今已有8年,目前运营状况良好。

南宁一名有多年城市管理经验的工作人员认为,从目前看来,共享单车在便民性上做得比城市公共自行车更好一些,但规范化管理差。公共自行车有缺点,但也有共享单车不能比拟的优点,项目运营方需要拓宽思路,转变运营模式,增设更多站点实现区域化覆盖,才可能突破瓶颈,“我觉得公共自行车不应该退出历史舞台,不断求变,才能更好发挥便民服务作用”。

另外一名有20年城市管理经验的工作人员表示,服务行业本身就存在优胜劣汰,如果共享单车、共享电动自行车的确更为便民、规范,那城市公共自行车被淘汰也不用太留恋,它也并非一个失败的项目,毕竟它在共享单车进入南宁市场前已较好地完成了当时解决市民出行“最后一公里”的使命,现在市民有了更好的选择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欧阳美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