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从自治区人民医院了解到,近日该院收治了一名患者,她在超市生鲜区工作时被海鲜刺伤,导致严重的感染,最终不得不截肢。看似平常的小伤为何引发如此严重后果?原因是刺伤她的海鲜中寄生了“海洋中的无声杀手”——创伤弧菌。
据了解,患者潘女士今年50多岁,是百色平果一家超市生鲜区的工作人员,负责处理生鲜产品。上个月,她在工作时不慎被海鲜刺伤右手,并且很快就出现了严重的感染——手背肿胀成黑紫色,继而引发脓毒性休克、肺炎、呼吸衰竭等症状。潘女士因此被紧急送往自治区人民医院进行救治。
▲潘女士入院后被送进了ICU病房。
入院后,潘女士的病情进展极其迅猛,需要用大剂量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血压,还合并心脏、肝脏、肾脏、肺等多器官功能衰竭。
重症医学科经过充分评估病情,紧急为潘女士用上了 “急救神器”ECMO(体外膜肺氧合),暂时替代她的心、肺功能,帮助受损的心肺功能恢复。之后,医务人员通过高通量测序,在潘女士体内检测出创伤弧菌,找到了“真凶”。
据介绍,这种创伤弧菌常寄生在海洋生物中,比如牡蛎、蚌等,被称为“海洋中的无声杀手”。它虽然不常见,但毒性很大,感染后毒素会很快进入血液,几小时就可导致整条手臂变黑,令患者死于脓毒性休克及多脏器功能衰竭,48小时内的死亡率高达50%—70%。
▲医护人员对女子进行全力救治。
由于创伤弧菌的凶险程度高,且潘女士的右手部分手指及上臂已经坏死,因此,在ECMO的支持下,医生为潘女士进行了右上臂前臂截肢术,术后病情逐渐好转。
随后,院方的康复治疗师为潘女士制定了康复目标,并指导她循序渐进地进行康复训练。目前,潘女士已经学会了用左手吃饭、穿衣等自理能力。
近日,在爱人的陪同下,潘女士终于走出了监护室,准备迎接新生活。
▲潘女士及家人向医院送上锦旗。
医生提醒,创伤弧菌感染在广西北海、桂平等地都出现过,易感人群包括慢性肝病(肝硬化、酒精性肝病等)、长期嗜酒、血色病、免疫功能低下患者。易感人群应尽量避免进食生海鲜,受损的皮肤或者裸露的伤口应尽量远离海水;处理海鲜时应戴手套,不小心被刺伤时要立即使用清水冲洗伤口并消毒,如伤口出现异样,立即就医。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