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赖武慧
少年是祖国的未来,青少年眼健康问题受到了全社会的共同关注。6月5日,在全国爱眼日到来之际,由广西科普传播中心、广西科普作家协会主办,南宁爱尔眼科医院承办的“6.6全国爱眼日·近视防控系列公益活动”在广西音乐厅隆重举办。
活动现场,南宁爱尔眼科医院院长刘伟民教授在现场公布了“南宁市青少年近视大数据(部分)”。刘伟民介绍,南宁爱尔眼科医院2019年、2020年、2021年(截止5月31日)为南宁市1至9年级超过5万名7~15岁的中小学生提供视力检查服务,他们对采集的51100人的样本数据进行分析、研究,最终得出上述数据报告。
样本数据显示,3年来,南宁中小学生的近视率在不断攀升。2019年,南宁市1~3年级的小学生近视率为22.9%,4~6年级的小学生近视率为36.2%,7~9年级的初中生近视率为43.7%。2020年,这三个人群的近视明显上升,分别为47.9%、53.7%、68.2%。到了2121年,这三个人群的近视率除了1~3年级的小学生有所下降外,其他两个人群均呈上升趋势,分别为36.6%、57.6%、68.9%。其中,2020年以及2021年(截止5月31日)南宁中小学生近视率约为57%。
我国近视人口超过6亿,儿童青少年近视人口约1.4亿。由此可见,青少年近视防控形势十分严峻,需要政府、学校、医院以及家长多方的共同重视。
刘伟民表示,导致南宁市中小学生近视率上升的原因主要有几方面:用眼距离、用眼时长、阅读光照、户外暴露时长等。他举例说,用眼距离标准要在33毫米以上,但中小学生用眼距离现状平均只有29.8毫米;用眼时间120分钟内为标准,但现状是平均超过223.8分钟;户外有效暴露时长120分钟以上为标准,但现状是平均仅有54.9分钟。刘伟民指出,令人担忧的是,在周六周日,学生用眼距离比在校期间更近、阅读环境光照更暗,户外活动时间更少。
数据表明,孩子的用眼行为现状与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的《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的用眼距离33厘米、户外2小时等最低要求存在较大的差距,对孩子的近视发生、发展埋下较大隐患。
▲6月5日,由广西科普传播中心、广西科普作家协会主办,南宁爱尔眼科医院承办的“6.6全国爱眼日·近视防控系列公益活动”在广西音乐厅举办。
▲活动中,南宁爱尔眼科医院院长刘伟民教授公布了“南宁市青少年近视大数据(部分)”。
为了让家长们及时了解孩子的视力及眼健康状况,在活动现场,南宁爱尔眼科医院的医护人员还为小朋友们进行了测视力、测瞳距、电脑验光等公益检查,并为家长和孩子们提供专业的咨询服务。
▲南宁爱尔眼科医院医务人员为现场小朋友检查视力。
刘伟民表示,在6月6日全国爱眼日期间,他们开展近视防控系列活动,希望以此帮助青少年提高爱眼护眼意识,同时向全社会宣传爱眼日的主旨。只有在政府、学校、家庭、医院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重视下,才能进一步加强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的开展,让青少年拥有光明未来。
编辑 易治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