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保名树,护水源,南宁检察机关通过生态环境公益诉讼追回720余万元

来源:南国早报客户端 发布时间:
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卢荻 文/图

6月7日,南宁市人民检察院举行生态环境公益诉讼新闻吹风会。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从会上据悉,从2020年至今年4月30日,南宁市检察机关共立案生态环境公益诉讼案件483件,发出诉前检察建议303件,磋商36件,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19件,法院审结17件,并全部支持检察机关提出的诉讼请求,通过起诉追回生态资源损失和生态功能损失费等费用720余万元。会上还通报了多起典型案例。

▲新闻吹风会现场。

案例一:公益诉讼磋商会,保护一批古树名木

今年1月,隆安县检察院在工作中发现,在隆安县登记在册的1500多棵古树名木中,部分古树名木存在被架设电线、装灯架照明、缠绕铁丝等情况,危害了古树名木的生长和生态环境,侵害社会公共利益。该院遂立案调查,并对10个乡镇的部分古树名木的保护状况进行排查。

1月22日,该院召开相关部门参加的古树名木保护公益诉讼磋商会议。会上,检察机关通报隆安县辖区10个乡镇23棵古树存在保护不到位的情况,并提出整改建议。会后,该院及时向行政机关发出检察建议。

1月27日,隆安县政府落实古树名木保护经费45.36万元。同时,要求各乡镇政府完成古树养护协议的签订,确保每一棵古树均有专人负责保护。此外,还由行政监管部门、各乡镇政府分工负责,全面排查辖区古树名木生长状况,对存在问题均进行有效整改。

案例二:诉前检察建议,落实群众饮水安全问题 

2020年3月,马山县人民检察院获悉,马山县十个乡镇集中式水源地存在未按规定建立界碑、界桩、警示牌、围栏和改造排污口等水源地环境保护问题,水源地未依法进行规范化建设,全县10万左右群众饮水安全存在极大安全隐患,群众反映强烈。

为此,该院决定对全县水源地的环境保护问题开展为期一年的专项监督活动,成立专案组立案调查。检察官通过多种方式,及时固定全县十个乡镇水源地保护区的划分范围、水源地警示标志建设等证据,查清各个乡镇的水源地环境保护问题。

2020年5月22日,检察机关召开所涉行政监管部门及乡镇参与的听证会,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参与监督。会后,马山县检察院向参会单位发出诉前检察建议,要求对全县的乡镇集中式水源地进行规范化建设。

在整改过程中,马山县政府批复调剂资金800多万元对全县的水源地进行整改,落实水源地保护工程合同40余份。同时,设置一批水源地保护标志牌、警示牌、界碑;此外,对水源地保护区进行清淤、道路改造和建立防护围栏等,对存在排污口问题乡镇进行立项改造。

案例三:检察建议书,矿山恢复治理工作有成效 

2014年6月21日,武鸣城厢镇合旗美女山石场采矿权证到期后,石场承包人阮某初未按照规定进行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和土地复垦工作。美女山近105亩的地质岩石裸露、水土流失,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的现状持续多年。

2017年底,武鸣区检察院发现该线索后,于2018年7月16日向行政监管部门发出检察建议书。

两个月后,行政监管部门书面回复并附工作推进方案。因该矿山到期后多次出现盗采等多方面情况,严重影响矿山的恢复治理工作进度,该院继续跟进监督。后由广西冠桂公司承担恢复治理工作。

2019年5月22日,检察机关跟进调查美女山恢复治理现场,发现冠桂公司已进场施工,采矿遗留的深坑已得到局部回填、裸露的矿山地表和边坡也得到一定修整。

2020年7月6日至8月18日,在行政监管部门和武鸣区检察院推动下,矿山恢复治理工作取得了成效。

去年9月25日,武鸣区检察院召开公开听证会议,邀请南宁市检察机关公益诉讼专家库专家咨询委员、人大代表等担任听证员,以第三方代表评估方式实地验收矿山恢复治理成效。听证员认可被破坏的土地还耕还林成效,一致认为既保护生态环境资源,也保护非公经济可持续发展,同意验收终结。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陈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