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好给力!6地获广西避暑旅游城市(小镇、景区)称号

来源:南国早报客户端 发布时间:
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周映

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气象保障,打造广西气候标志名片、推动气象与旅游深度融合,6月8日,由国家气候中心、自治区气象局主办,自治区气候中心、广西旅游协会、自治区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承办的2021气候标志新闻发布会在南宁市举行。

▲活动现场。图源:广西新闻网(主办方供图)

2020年,在自治区气象局指导下,我区桂平市和东兰县荣获了中国气候宜居城市(县)称号;靖西市、德保县、南丹县、桂林市临桂区黄沙瑶族乡、灌阳县观音阁乡、富川瑶族自治县西岭生态旅游示范区荣获广西避暑旅游城市(小镇、景区)称号。

据了解,气候标志是由独特的气候条件决定的气候宜居、气候生态、农产品气候品质等具有地域特色的优质气候品牌的统称,是衡量一个地方优质气候生态资源综合禀赋的权威认定,更是挖掘气候生态潜力和价值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全区各级气象部门大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开展了中国气候宜居城市(县)、广西避暑旅游城市(小镇、景区)等一系列气候标志的创建活动。2018~2020年,恭城瑶族自治县获得中国气候宜居县称号,乐业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蒙山县、富川瑶族自治县和南宁大明山获评中国天然氧吧称号,北海市获评中国避寒宜居地称号。

▲获得中国气候宜居城市(县)称号、广西避暑旅游城市(小镇、景区)称号的市县(小镇、景区)代表合影。图源:广西新闻网(主办方供图)

近年来,广西气象部门和文旅部门不断深化合作,加强气候资源、自然地理和历史文化底蕴的挖掘,打造了一批独特的气象元素旅游品牌,为广西增添了新的旅游热点和影响力。“十三五”期间,我区文旅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旅游总消费由2015年的3254亿元增加到2019年的1.02万亿元,接待游客总人数由2015年的3.41亿人次增加到2019年的8.76亿人次,排名上升到全国第九位。旅游业综合增加值占GDP比重上升到18.6%,旅游税收对财政收入的综合贡献率达17.5%,旅游业已经成为广西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刘冬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