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张若凡 文/图
公交车司机作为一个特殊职业群体,他们的心理素质和应急能力直接关系着公众的出行安全。6月23日,南宁市工人文化宫联合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为南宁公交集团的司机师傅们带去了一场“益”课堂·“益”起筑健康知识普惠活动,包括心理疏导、急救技能培训等内容。
▲公交司机们聆听心理专家的讲座。
苏荣江师傅是25路公交车的司机,这条线路是从埌东客运站到大沙田,正常情况下来回一趟要2个小时,上下班高峰期则需要约3个小时。行车时间长,路况复杂,司机全程都处于精神高度集中的状态,因为路况、乘客等各个环节都随时有可能出现突发状况,确实带来不小的心理压力。苏荣江师傅认为,对于公交车司机来说,心理疏导和急救培训都是刚需。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院长罗杰峰介绍,长时间、高强度、环境复杂的工作,让公交驾驶员的心理承受较大压力,需要持续开展心理排摸和疏导。同时,城市公交车每天运送大量乘客,车上可能发生各种紧急情况,司机如能在第一时间进行合理处置,可最大限度保障自身和市民的出行安全。
▲急救专家演示外伤包扎的方法。
因此,院方派出了心理、急救方面的专家,带来了心理健康讲座,并针对公交运行中可能遇到的摔倒、外伤、晕厥等突发情况,开展心肺复苏、外伤包扎、海姆立克急救等技能培训,让司机们实操练习。
▲此次活动还向南宁公交集团赠送了一批急救药箱。
此次活动还向南宁公交集团捐赠了50个药箱和50份急救常备医药物品,为公共交通的健康安全贡献一份力量。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陈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