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雷小琴 黄占玲 阮萃
暑假来临,多地启动“官方”暑假托管班引发关注。在南宁,教育部门暂未出台暑假托管政策,由社区、单位、文化场馆等机构组织推出的公益类托管班、兴趣班,就成了众人眼中的“香饽饽”,有的班级名额一上线就被“秒”光。这些兴趣班、托管班,解决了部分上班族的后顾之忧。不过,有单位对自身托管班的合法性存有疑虑。如何才能合理合规地组织托管班,需要各方的努力。悠长假期,期待有更多社会资源投向少儿暑期生活。
书法、美术、乒乓球、舞蹈……7月8日,南宁市青秀区新竹社区暑期公益班“春笋”学堂、金湖社区暑期公益班、江南区文化馆暑期公益班等同时开课,与此同时,南宁机场的暑期托管班也开始接待职工子女。孩子们在公益班里学知识、培养兴趣爱好,丰富了假期生活,这也为部分上班族家长解了燃眉之急。
▲7月9日,南宁市青秀区长湖路社区暑期班教孩子学习垃圾分类知识。 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 雷小琴摄
1
社区公益班
孩子暑期想上啥课可“点单”
对于从小生活于厂矿单位大院的70后、80后来说,暑假的记忆就是父母去上班后,自己去单位里的“少年之家”写作业、下棋,和小伙伴们一起度过欢乐的暑假。当年享受过“少年之家”福利的一代人已为人父母。如今的暑假,“少年之家”虽然没有了,但社区有暑期公益班,文化场馆有兴趣班,都是免费或是低收费,托管少儿依然有地方可去。
7月9日上午,9岁女孩陆姿宇来到南宁市新竹社区暑期公益班上乒乓球课。陆姿宇告诉记者:“我是第一次学打乒乓球,老师手把手地教我握拍、垫球,很有耐心。”
青秀区新竹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覃毓宁介绍,该社区从2004年起就举办社区教育公益课程,每年寒暑假都会组织,课程均是免费的。报名优先接收本社区的居民和孩子,如果还有名额也会让周边居民参加。每期活动受益人数达到300~400人。
暑期公益班上什么课,由孩子、家长说了算。覃毓宁说,每年,社区都会做教育课程需求问卷调查,收集居民的需求,并据此筹备各种教育资源。因此,寒暑期的公益课程一经发布,很快就报满了。
这种点单式公益班,获得不少居民认可。新竹社区居民凌女士说,暑期公益班教的内容很广泛,根据孩子们的需要,社区还请来了专业的烘焙老师,教孩子们如何制作蛋糕、曲奇饼,有趣又实用。
2
免费不降质
引入社会资源提升教学质量
不仅是新竹社区,青秀区金湖社区开办暑期公益班也有十多年了。长年在暑期班当志愿者的龙家住告诉记者,社区刚开办暑期班时,上午是辅导作业,下午是让孩子自己下棋、玩游戏。当时仅靠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来办班,不具备教学能力,之后,在青秀区关工委、南湖街道关工委的指导下,金湖社区的暑期班确定了“学校放假 社区开学”这一主题,通过申请社区学习资金、购买社工服务等,使得暑期班开办更为有声有色。如开展“小小银行家”和爱国主义主题教育等活动。
兴宁区长堽东社区开办暑期公益班也有多年的历史。长堽东社区党委书记黄义英说,暑期班虽然是免费向少儿开放,但教学质量并不马虎,不仅开设了传统的书法、美术班,还有跆拳道、机器人班等。
新竹社区暑期班开办17年来,已有5000多名少儿受益。覃毓宁坦言,新竹社区居委会的办公场地是比较大的,有乒乓球室、会议室、活动室等,都可以用来开暑期班,但每个暑假,只能容纳三四百名孩子来上课,很多暑期班名额一放到社区微信群里,就立即报满了,还有不少孩子报不上名。金湖社区也仅有一间面积为100平方米的多功能室,每期暑期班最多只能容纳45个孩子。
那么,其他孩子想上暑期班该怎么办呢?覃毓宁说,通过排课时间的优化调整,调出空余的活动室来授课,尽量让更多的孩子受益。
3
各文化场馆
普惠性暑期班课程新颖有趣
此外,南宁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各城区的图书馆、文化馆也开设有暑期公益班。青秀区文广体旅局副局长彭志伟介绍,青秀区文化馆通过分馆制的建设,现已建成了邕州书院分馆等9个分馆,孩子们可就近在分馆上暑期班。比如青秀区少儿硬笔书法班免费向7~10岁的儿童授课。7月中旬,青秀区文化馆还将开设少儿主持、表演艺术暑期班,市民可关注青秀区文化馆微信公众号,免费报班。江南区文化馆馆长蒋观连告诉记者,该馆根据孩子的需要在原有的书法、美术、主持暑期班的基础上,还增加了拉丁舞兴趣班,新颖有趣的课程受到不少孩子欢迎。
▲江南区文化馆增加了拉丁舞兴趣班。
记者从南宁妇女儿童活动中心了解到,暑期,妇女儿童中心在本部和分中心都开展了公益课,包括魔方、创意美术、击剑、编程等较受青少年欢迎的课程。每个班招收25~30人,只收取少许材料费。
4
单位托管班
单位出资解决职工后顾之忧
7月5日,南宁吴圩国际机场职工子女暑期爱心托管班正式开园。据南宁机场女工委相关人士介绍,从2019年起,为了解决暑假机场员工上班期间孩子无人看管这一情况,南宁机场推出了爱心托管班。今年的爱心托管班共有4个班,约有150名孩子报名,年龄在3~12岁之间。每周一至周五,由单位聘请的专业教师教授舞蹈、绘画、手工等课程,对一些有暑假作业的孩子,也会进行辅导。除了室内教学外,孩子们每天还有户外运动,中午的午休、午餐等均在托管班解决。费用全部由单位负责。爱心托管班推出后,受到不少机场职工欢迎。
南宁第四人民医院已连续多年为职工开设暑期托管班。目前,医院正在物色周边的幼儿园,敲定具体措施,不日将开班。广西科技馆也正在筹办暑期托管班。
5
居民互助组
长期互助托管其实并不容易
对于所在社区没有暑期班,或家庭住址离文化场馆较远的孩子来说,小区家长间的互助托管也是一种新方式。
在南宁市兴宁区东州路一小区,4名女性家长组成了互助托管小组,通过排班的形式,定出本星期是哪名家长值班。7月9日上午10时30分,刘女士把4名7岁大的孩子送到小区附近书法兴趣班后,回到家里打扫卫生;中午把孩子们接回家中,煮面给他们吃;下午,辅导孩子做作业、教他们画画。刘女士告诉记者,这是她和3名家长商量出的互助托管模式,本周她请了5天工休来带孩子,下周由另一名家长请工休来带孩子,如此循环。不过,4名孩子在一起,不免说话大声、跑跑跳跳,楼下的邻居有点意见。
互助托管小组的另一名家长韦女士说,这一方法的难点在于,妈妈们不太会管理多个孩子,而且烹饪的午餐也是众口难调。
在南宁市七星路一单位大院,市民赵先生去年暑假曾自愿帮邻居带娃。当时,他正在休探亲假。赵先生说:“我本身挺喜欢孩子的,邻居都说难请假,白天就把孩子寄放在我家里。今年我不愿干了,毕竟孩子们挺吵闹的。有的邻居只能每天花100元把孩子送到外面机构去托管。”
不敢和邻居提出互助托管的市民潘女士则担心,万一没照看好,孩子有些什么磕碰,自己担当不起,到时连邻里关系都会受影响。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黄俏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