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卢荻 文/图
7月11日,南宁交警部门在全市开展老年人代步车交通安全整治和宣传统一行动。在五一南建路口,短短的1个小时里,民警查处21辆违法上路的“老年人代步车”。
当天上午9时15分,南宁交警支队五大队民警将一辆无牌的电动三轮车拦下来。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在现场看到,该车装有一个棚子,平时能遮风挡雨。60多岁的廖女士表示,为了方便买菜,她专门花3000多元购买这辆车。民警表示,廖女士的这辆车未经公安交管部门登记上牌,是不能上路行驶。
▲民警将一辆无牌、违法上路的“老年人代步车”拦下来。
▲又一辆违法上路的“老年人代步车”被民警查处。
70多岁的黄先生骑着一辆电动三轮车搭乘老伴和孙子,去淡村菜市买菜途中被民警拦下来。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注意到,黄先生夫妇特意给坐在后排2岁的孙子系上自制的“安全带”。“我当初都劝过儿子不要买,现在果真被查。”黄先生的老伴有些懊恼地说,为了方便接送孙子上下学和买菜,她儿子特意花了4000多元购买该车,作为礼物送给他们。
▲爷孙三人骑乘无牌的“老年人代步车”上路,被民警拦下来。
▲又一辆违法上路的“老年人代步车”被查处。
当天,在民警查处的“老年人代步车”中,有不少是子女送给父母的礼物。
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少老年人选择“老年人代步车”,主要为了方便出行,接送孙辈上下学或者买菜等。有的老年人认为自己所驾驶的车辆属于非机动车,不用注册登记也可上路行驶;有的人则称自己车速不快,不会存在危险。
▲当天,民警查处多辆“老年人代步车”。
经民警教育劝导后,大部分驾乘人员认识到交通安全的危害性,表示今后会选择合法的交通工具出行。
采访中,部分老年人表示,当初购买代步车时,经销商并未告诉他们车辆不能登记上路,他们希望有关部门不仅要管路上的交通秩序,还要管好源头的生产、销售,让老年人拥有便利又合法上路的交通工具。
▲民警向驾乘人员讲解“老年人代步车”存在的安全隐患。
“很多‘老年人代步车’属于非法生产的不合格产品,不能上路。”据南宁市交警支队五大队副大队长李喜阳介绍,目前,常见的“老年代步车”基本属于未获得工信部等国家相关主管部门的批准生产和销售的“机动车”,无法提供注册登记用的出厂合格证。但部分厂家、销售商将这类“无法登记的机动车”宣称为“非机动车”,称不需要注册登记即可上路行驶,导致部分群众购买后不能合法登记,也不能合法上路,造成经济损失。
在当天行动中,交警部门主要采取教育劝导为主的方式,下一步,将依法进行处罚。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刘冬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