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陆旺 文/图
开栏语:
长达40天的三伏天来了!出门两分钟,飙汗两小时,很多人热得不敢出门,恨不得24小时待在空调房里。但是,有那么一群人,他们依旧在烈日下坚守工作岗位,用汗水换来城市的蜕变。即日起,南国早报派多路记者探访正在建设中的自治区重点工程项目,向高温下的劳动者致敬。敬请关注。
明洞40℃,暗洞46℃!目前,新建南宁至崇左铁路引入机场隧道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地推进。工地如何应对酷暑?答案是给作业面敷块冰!
7月14日,记者走访工地看到,施工方为保工期,连续20多天向隧道输送冰块,用来给工地及作业人员防暑降温。
体验:
进隧道如蒸桑拿,几分钟全身湿透
南宁至崇左铁路是自治区重点项目,其中新建南宁至崇左铁路引入机场隧道项目由中铁一局三公司负责,是南宁至崇左铁路的综合交通枢纽。该隧道项目分为明挖隧道和暗挖隧道等部分,二者存在室内外作业的区别。暗挖隧道施工因为没有太阳直射,是否会凉快些?
▲工人在隧道明挖段施工处绑钢筋。
▲工人在明挖隧道上作业。
“在暗挖隧道内施工,虽然太阳晒不到,但是很闷热。”7月14日上午,项目施工方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据悉,该隧道路面到基坑作业面深约23米,需沿着钢架梯子步行六层扶梯才能到基坑口,目前从基坑口到暗挖隧道内的最深开挖处作业面约有1255米长。因暗挖隧道内不像室外那般空气自然流通,越往深处走,空气越来越浑浊,环境也更为闷热。记者进入隧道仅仅5分钟就全身湿透。
▲暗挖隧道环境
记者看到,作业人员除了佩戴安全帽、身穿反光马甲外,几乎是光着身子在作业。湿透的反光马甲风干后,结了一层层盐垢。
“冬天还好,夏天干完活脱下衣服可以直接拧出一杯水。”一名正在基坑绑扎钢筋的工人说。
▲作业人员。
应对:
工地每天敷冰块,已持续20余天
在即将抵达暗挖隧道最深处的开挖作业面时,记者感觉凉快了些。原来,这与施工方给作业人员运来的冰块有关。
据悉,今年立夏以来,项目施工方为给施工人员防暑降温,每天会运来5吨冰块,目前已持续运送20余天。这5吨冰块要想从路面进入隧道暗洞内掌子面施工点,需要用履带吊车将它吊到隧道口的推车上,再由一辆装载机将推车拖送至作业点。
▲暗挖隧道内的冰块。
记者看到,送进来的冰块分散铺在基坑作业面上,一些已经在慢慢融化。光有冰块还不够,施工方还调来几台风机对着冰块吹,在加强空气流动的同时达到降温的目的。
▲工人在暗挖隧道内的冰车旁作业。
据统计,今夏施工时,明挖隧道在烈日暴晒下最高气温可达40℃,暗挖隧道内最高气温达46℃。依靠运进来的冰块,可以降低作业面气温1~2℃。
▲因高温,工人必须佩戴手套作业。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冰块还有另外一个用处。将冰块加入混凝土拌和机中,可降低混凝土拌和温度和入模温度,保证混凝土质量,“如果温度太高,混凝土会产生裂缝”。
据悉,为防暑,施工方还给作业人员不定期发放藿香正气液、凉茶、矿泉水等物品,工地食堂提供西瓜、绿豆海带汤等防暑降温食品。
▲每天发放水、藿香正气液、西瓜等解暑。
进展:
酷暑下不误工期,隧道贯通在即
在隧道明挖段施工处,一名女钢筋工在众多男施工人员中格外抢眼,她正在娴熟地绑扎钢筋。
▲现场女工。
女钢筋工叫吴文燕,来自贵州。前不久,她和丈夫一同来该项目部做钢筋工,是工地少有的夫妻档。提及能否适应室外的施工环境,她表示,南宁要比贵州热一些,但施工方会根据当日的天气情况灵活调整作息时间。
据该项目部副经理高艳伟介绍,为避免工人在高温下作业,项目隧道明洞的施工作业人员作息时间分为三个时间段,避开一天上午11时到下午2时的最热时间,在避免员工中暑的同时保证工期。
目前,该项目已经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U型槽、明挖隧道已全部完成,长1284米的暗挖隧道已完成1260.4米,其他施工项目也在稳步推进中。预计本月20日,该项目管段内隧道将实现贯通。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黄俏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