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邓振福
进入7月后,桂林市出现持续高温天气,最高气温达37℃。在桂柳高速公路“四改八”改扩建工程的工地上,局部气温高达40多℃, 烈日下的钢筋表面温度则可能超过60℃,而工人们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努力工作着。
▲7月17日上午,施工人员顶着烈日进行涵洞基础钢筋绑扎。莫凯宁摄
7月16日,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来到该工地,施工方负责人表示,他们这工作怕下雨,反而是喜欢这种高温天。不过,在这样的高温环境下工作,工人如何防暑降温?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施工方偏爱晴热天气
7月16日,记者驾车经桂柳高速公路查看沿线多处改扩建工程的工地,发现不少工地上并没有任何遮阳物,火辣辣的太阳晒得人睁不开眼,身体像被火烧一样。
据了解,桂柳高速公路“四改八”改扩建工程,起点位于庙岭枢纽互通,途经桂林市临桂区、永福县、柳州市鹿寨县 ,终点位于鹿寨北枢纽互通。中交一公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负责该项目工程1标段的施工。
▲7月17日上午,施工人员在烈日下工作。莫凯宁摄
该项目的负责人王卫胜介绍,今年上半年雨水太多,耽误了一部分工期,进入7月后,天气转晴,虽然气温高,但这却是施工方盼望的天气。
王卫胜说,公路人大都长年在外作业,他们怕的是持续降雨天气,虽然人体感觉舒服了,但工地上做不了事,做的工程质量也欠佳,所以他们都喜欢晴朗的天气。所以虽然现在是高温天气,但工人们不但不会误工,还会赶工,要将之前因雨水延误的工期赶回来。
工地多举措防暑降温
据王卫胜介绍,烈日下的钢筋场,局部气温高达40℃,被曝晒的钢筋表面温度可达60℃,而工人们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制作和加工钢筋笼。
王卫胜表示,为应对高温天气,施工方对作业时间进行了灵活调整,根据不同的工种,工作时间从早上6时至上午11时30分,中午休息,下午3时30分再作业,避开中午最热的时段,部分工种则是晚上施工。
▲7月16日晚,施工人员在进行涵洞基础浇筑。莫凯宁摄
为了降低作业区域的气温,公司还增加了通风设施,还增设了雾炮设施,通过加水喷射雾气,既可降低局部区域的温度,还可以净化空气减少扬尘。另外,施工方还为施工人员准备了防暑降温的饮品,药品和物品。
▲施工方在混凝土拌合站安装了雾炮,喷雾降温。莫凯宁摄
目前,项目工地上有300多名工人和管理人员,正采取灵活的方式迎战高温天气,加快项目建设的进度。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陈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