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黄占玲 兰敏
编者按
近日,一篇《超10万老人日均上网超10小时!愁坏儿女》的文章引发关注。老年人沉迷手机上网已成为一种社会现象,不少老人因此影响了身心健康,也产生了家庭矛盾。本报特推出关注老年人“触网”策划,了解广西老年群体玩手机情况,对这一社会现象进行深入剖析,并探讨如何合理引导,帮助老年人更好地享受智能时代的便捷和乐趣,又不沉迷于网络。
--------------------------------------------------
随着智能手机的广泛应用,近几年,老年人群体对手机的使用时间越来越长,依赖越来越深。本报近日发起的调查显示,37%的中老年人每天花在手机上的时间超过5小时。老年人过度沉迷于手机,易影响身心健康。市民莫先生说:“小时候,爸妈担心我变成网瘾少年,现在轮到我担心他们成为网瘾老人了。”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不少老人成了“低头族”。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 苏华摄
凌晨1时不睡,只为赚点“金币”
今年55岁的许女士很喜欢用手机上网玩各类社交软件。自从了解一些社交软件有“极速版本”,可以通过这些版本赚点外快之后,许女士便沉迷其中不可自拔。她的手机同时下载了两款“极速版”的社交软件,每天干家务之前,先点击进去看广告,然后收获金币。吃饭、睡觉之前也点击一轮,就连上厕所也拿着手机。许女士说,她一个月下来可以赚30元至70元。家里人担忧她长期看手机对眼睛不好,称每个月额外给她200元,让她放弃这种赚钱方式。许女士拒绝了,并表示,这种羊毛不能不薅。
前阵子,许女士了解到另一款新闻信息软件也有“极速版”,便又要求子女给她下载,一开始子女反对,但拗不过许女士的软磨硬泡,“不给她下载,就整天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许女士的女儿小刘说,妈妈最近花在手机上的时间更多了。原来,有一次,许女士晚上12时睡不着,于是点开手机,想赚点金币,结果她发现,晚上12时到次日凌晨1时这段时间,金币翻倍,于是她便养成了在这段时间刷手机的习惯。“之前都是早睡,现在开始熬夜了。”小刘说,她感觉妈妈的情况,与自己读大学时,为了上QQ农场偷菜而特地调好手机、半夜起床的情况差不多,有点担忧但又无可奈何。
玩手机打发时间,却患上了颈椎病
孙女士今年70岁,大概半年前开始,她通过和朋友交流,开始学习使用智能手机,“不学不知道,一学,就像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孙女士说。她发现比起传统的手机,智能手机不仅可以手写,还可以浏览更多的信息,又可以玩社交网络,于是,她每天只要有空都会翻阅手机,看搞笑视频、学习自拍、玩微信和QQ,大半年下来,孙女士掌握了不少玩App的方法,花在App上的时间也越来越多。“婆婆一天最多有10个小时左右是花在手机上的。”孙女士的儿媳妇罗女士称。
大半年过去了,孙女士已经养成了手机不离手的习惯,只要有人给她发微信,她可以做到秒回,而且经常转发一些养生信息到一些亲友群、朋友群里。孙女士称,每天生活觉得无聊,只能玩手机,而且手机内容丰富,足不出户,就可以了解世界。“我现在可以理解年轻人说的一些流行语言了。”孙女士说。但与此同时,她发现自己的颈椎越来越酸胀,前段时间去医院检查,被医生告知她患上了颈椎病。但即使这样,孙女士也不打算减少玩手机的时间,“手机已经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我离不开它”。
▲一些老人用玩手机打发时间。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 苏华摄
37%的中老年人每日看手机超5小时
广西的中老年群体每日花在手机上的时间是多少?他们都浏览些什么内容?子女们的态度如何?对此,本报于7月21日发起了一项小调查。截至7月21日下午5时,共有580名网友接受了网络问卷调查。结果显示,37%的中老年人每日花在手机上的时间超过5个小时,26%的中老年人每日花在手机上的时间为3~4小时。
在内容方面,25%的中老年人浏览的内容较为广泛,养生、新闻、聊天等都有;39%的则用手机进行娱乐休闲,如看小视频等;18%的则用于聊天、刷朋友圈等。
对于中老年人玩手机的行为,76%的网友持中立的态度,认为在不影响身体的情况下,可适当看;12%的网友表示支持;11%的网友则表示反对,认为手机看多了,对身体不好。对于中老年人群体玩手机,网友们比较担心的因素有:影响身体、手机诈骗、受负面信息影响、变成宅一族。
“小时候,爸妈担心我变成网瘾少年,现在轮到我担心他们成为网瘾老人了。”市民莫先生说,自从爸妈学会使用智能手机熟练上网之后,每天沉迷其中,“每天拿着手机不停地滑动屏幕,看视频、看广告、邀请好友、转发分享……投入过多的时间和精力。”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褚瑞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