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刘豫
7月23日,由文化和旅游部、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主办的第16届中国-东盟文化论坛在广西南宁举行。本届论坛主题为“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与国际合作”,旨在交流推广中国与东盟各国文化产业发展实践经验,探讨新时期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趋势及路径,展望中国与东盟开展文化产业合作愿景,助推中国与东盟各国文化产业共同繁荣,助力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作为中国-东盟博览会的高层论坛,中国-东盟文化论坛已成功举办15届。自2006年以来,论坛为推动中国-东盟文化交流与合作、增进相互了解和友谊提供了重要平台。本届论坛将会举办两场专题对话,议题分别为“共享与共赢:中国-东盟文化产业合作与高质量发展之路”和“‘一带一路’背景下的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来自中国及东盟各国文化和旅游部门,中国-东盟中心,东盟各国驻华使领馆,中国、东盟及中国港澳台地区文化和旅游界的专家学者等嘉宾约300人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参加了论坛。
广西文化资源优势明显,有丰富的山水文化、民族文化、历史文化、长寿文化、红色文化、边关文化、海洋文化,以及独具特色的岭南饮食文化,还有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广西现有“壮族三月三”、壮族天琴艺术、刘三姐歌谣、侗族大歌、京族独弦琴艺术,以及坭兴陶、六堡茶制作技艺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70项。多姿多彩的文化资源为广西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和广阔的前景。
一直以来,广西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文化产业改革发展的政策文件,专门编制“十四五”文化改革发展规划和文化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为文化产业发展和交流合作提供支撑,努力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产业发展优势,推动广西文化产业实现平稳健康发展。
记者从论坛上了解到,2020年,广西文化产业经受住了疫情考验,营业收入778亿元、同比增长13.2%。今年上半年,广西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实现营业收入650亿元、同比增长35%,呈现较好较快发展态势。经过多年培育,广西现有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创建单位1家,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8家,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1家,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15家,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39家,其中,桂林创意产业园、钦州坭兴陶文化创意产业园等园区年产值均已突破10亿元,文化创意、文化传媒、文化装备制造等领域迅速发展,产业集聚效应逐步显现。目前,广西有规模以上文化企业737家,正在建设、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文化项目94个,总投资达150亿元。广西文化产业已步入加速发展的新时期,有望成为未来经济高质量发展新的增长点。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黄俏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