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覃江宜
终于,27岁的汪顺在东京拿到自己第一个奥运冠军。
顺利吗?并不算,所以汪顺才在夺冠后发微博说,“虽然我叫顺,但一点也不顺”。然而,汪顺就算不是一帆风顺的“顺”,也应该是顺理成章的“顺”,还不到30岁,就已经是队内年纪最大的成员。媒体在介绍他的时候习惯性地冠以“三朝元老”的头衔——在伦敦赛场他只是重在参与的“游客”,在里约赛场他艰难地跟在菲尔普斯身后拿下铜牌成为“配角”。兜兜转转好多年,这才在东京苦尽甘来,一尝奥运金牌加身的主角滋味。
▲孙杨以伦敦奥运会的两金一银成为了中国游泳第一人。
汪顺的“大器晚成”,难免让人想起孙杨的“年少成名”,两个浙江队的老队友彼此也是最好的参照和镜像:孙杨是“快”的,在20岁已是名满天下,以伦敦奥运会的两金一银成为了中国游泳第一人;汪顺是“慢”的,直到27岁才在不被看好的逆境中爆发,接过了孙杨离开后中国男子游泳无人高擎的大旗;孙杨是“热”的,这些年来,少年得志意气风发的孙杨一直常驻热搜榜,从无证驾驶到禁赛风波,场外新闻一再消耗他的人气与天赋;而汪顺则是“冷”的,你听不到他的故事和金句,只是在无人关注的时刻默默用功奋力向前,一步步从国内赛场的领奖台走向奥运会的金字塔尖。
汪顺当然还不能填补孙杨留下的真空,而人们会情不自禁地想,如果孙杨能够经受多一些的挫折教育,那个才华横溢的青年会不会走得更远一些;如果汪顺一开始能走得更顺当一些,这个阳光帅气的小伙会不会爆发出更大的能量。
▲27岁的汪顺在东京拿到自己第一个奥运冠军。
这是一个水到渠成的故事,从中又有某些难以言表的幸运色彩:东京奥运会之前,汪顺的赛季最佳成绩仅排名世界第九,同场竞技的美国选手安德鲁、英国名将斯科特都比他快。最后的冲刺,却只有汪顺爆发出120%的“小宇宙”,掀起最大的浪花,柳暗花明的转折由此到来。
这便是五彩缤纷又五味杂陈的奥运会,让人感动的不只是那些一鸣惊人的青年才俊,更有这样经历现实捶打才熠熠生辉的老将。被生活缠绕的他们有向上的渴望,有下坠的恐慌,这更接近于我们普通人患得患失的日常。如果不是这枚金牌,可能27岁的汪顺不会有勇气说“巴黎再见”。如果不是这次的逆袭,中国游泳队会更怀念无法到场的孙杨,而汪顺还要继续寻找自己的身份和定位。
所幸光荣时刻如期而至,除了天赋,成功终究还有其他路径可抵达。从这个角度而言,孙杨停留在远方,汪顺就在身边,和你一起上路前行。看他的付出换来回报,念念不忘终有回响,每一名努力的普通人,似乎也从中得到了安慰,也可以期待来自生活的奖励。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刘冬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