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由应急管理部公布,8月1日起施行的《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明确,在高层民用建筑(28米以上)的公共门厅、疏散走道、楼梯间、安全出口停放电动自行车或为电动自行车充电,拒不改正的,最高可处以10000元罚款。近日,广西消防按照新规开出首张罚单。目前电动车停放管理现状如何?有序规范停放还存在什么样的难题?新规将产生什么影响?南国早报记者对此展开了调查。
=================================
7月中旬以来,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走访了南宁多个住宅小区,调查电动自行车停放管理情况。这些小区中,有曾发生过电动车火灾的,有高层住宅、老旧小区、廉租房等,记者发现,各小区的硬件设置、住户构成、管理方式差别较大,电动车的停放秩序也是参差不齐。
发生过事故的小区严管违停
一些发生过电动车火灾的小区,都不同程度地对电动车停放加强了管理,有的立竿见影,但有的收效甚微。
走访1
电梯轿厢安装“金属凳”
事件回放:2019年7月14日,在南宁市长堽路绿园小区,一对夫妇将电动自行车推上24楼电梯间充电。其间,车辆发生自燃,两辆电动车烧得只剩下车架。而在事发前,邻居和物管人员曾对当事人多次劝阻无果。事实上,早在当年3月,该小区的电动车车棚就由于车辆停放密度超标,充电桩无自动断电功能等原因引发大火,导致226辆电动自行车损毁,还殃及周边的15辆轿车。
▲南宁市绿园小区的电梯内加装了“金属凳”,防止电动车进入。
记者回访:日前,记者来到绿园小区随机“扫楼”,看到每个电梯轿厢都装上了一个“金属凳”,未发现电梯间里有电动车进入。多名业主表示,“金属凳”是前年发生自燃事故后安装的,意在阻止电动车进入,大家都很支持此项举措。
此外,记者看到发生事故的电动车车棚已被改造成小车车棚。数百辆电动车停在负一楼停车场外半露天的位置,该位置距离各单元电梯一两百米。地下停车场的出入口,放置了针对电动车的路障。不过,记者还是看到一辆电动车停在了地下停车场内“进出通道严禁停放电动车”的告示旁边。一名保安说,这是个别人趁着小车升降杆升起,骑着电动车溜进去。
走访2
巡查剪“飞线”严防违规
事件回放:2020年4月21日,南宁市高坡岭路红星小区,一住户违规在楼下杂物房内给电动车充电,车子自燃引发火灾。当时,记者调查发现,该小区有“飞线充电”的现象。
记者回访:近日,记者来到该小区,看到火灾后的杂物房已换了新门,墙面刷白,数十米外是电动车充电棚,电动车有序停放在线内。物业管理人员表示,火灾发生后,他们接手管理小区,剪了几次“飞线”,社区、消防也经常巡查,管得比较严,“这里是单位房,邻里关系比较和睦,因此,业主也不好意思违规。”
多名业主表示,火灾发生后,大家都比较自觉遵守规定,加上每个单元楼的门比较窄,且有回弹功能,需要一手刷卡,一手拉门才能打开,一个人是不可能把电动车推进电梯间的。因此,电动车违规停放充电的情况已大为减少。
走访3
仍有人图方便违规停放
事件回放:今年5月11日深夜,在南宁市金阳路汇东星世界小区,一辆电动车违规停放在非电动车位时自燃,殃久旁边两辆电动车和一辆小车。
▲南宁市金阳路汇东星世界小区,一辆电动车违规停在机动车旁边。
记者回访:近日,记者在该小区发现,业主都自觉遵守规定,不将电动车推上楼。但是,在地下停车场的9栋和10栋区,有数十辆电动车停在小车车位或电梯间出入口。在该区域,随处可见“严禁在车位旁停放电动车”“禁止电动车占用私家车位”“出入口禁停电动车”的警告,但显然无济于事。多名在此处停放电动车的业主称,设在8栋的集中停车充电点太远了,因此看到未售出的小车车位,就在此停放电动车。
部分老旧小区管理依然欠佳
在一些廉租房、商业小区、老旧小区内,记者也调查了电动车的管理状况。尽管每个小区都有电动车统一停放点和充电点,但电动车停放管理水平参差不齐。这与小区硬件、住户构成息息相关。
7月中旬,记者来到南宁市高新区丰达路公共租赁住房,只见一楼架空层为停车场,几乎都用作电动车停车区,墙上贴着“电动车按车位停放,违者锁车处理”的告示。有租户说,该公租房共有6层,没有电梯,因此没人会将电动车抬上楼。在仙葫大道南侧保障性住房内,每栋楼的地下都有宽敞的电动车停车、充电区,记者随机“扫楼”,未发现有电动车上楼。原来,从地下停车区到电梯间之间,有两个高约20厘米的门槛,足以让电动车主望而却步。不过,记者还是发现有多辆车停在出入口边的停车线外。
▲南宁市机械厂北生活区存在“飞线”充电现象。
此外,记者还走访了一些10年内修建的高层小区。在秀灵路万汇华府、鲁班路同和慧源小区内,都有统一的电动车停车区。一名同和慧源的业主告诉记者,几年前,常看到有人将电动车推上楼,后来物管进行严管,大家才意识到这种做法不安全。此前,物管要求电动车一律停在停车场入口的电动车区,现在,单元楼下也划定了电动车停车位。不过,记者发现,还是有人将电动车停在划线停车区外。电动车主黄女士说:“目前,单元楼下的电动车位已不够用,因此一些业主就把车停在划线外。”
一些老旧小区的管理欠佳。在南宁市机械厂北生活区的红砖楼房前,是一排约50米长的电动车车棚,其中25米设置了智能充电桩,棚顶还悬挂着“电动自行车警示案例”,但记者发现了两条“飞线”,其中一条正在给一辆老旧电动车充电,发出“嗡嗡”的响声。一名正要骑车的年轻租户说,20米开外的充电桩“太远”了,自己用“飞线”充电是为了图方便。据该生活区居民介绍,该小区没有物管,一些小区事务是由社区代管的。
相关新闻
“关注电动车停放新规”之分析篇 | 新规出台获得各界支持,规范停车还需多方合力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