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个“偏方”让病情最为严重的农秀亮受尽了锥心之痛。在各方协力之下,她被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医科大一附院)收治。不少热心人士和爱心企业到病房探望,接力守护瑶山三姐弟的康复之路。
爱心“偏方”办了坏事
12月10日下午,爱心人士带着瑶山三姐弟来到花团锦簇的民族广场。在镜头里,秀亮的弟弟和妹妹都绽开了笑脸,而原本最期待“兜风”的秀亮,却表情痛苦。
▲ 在花团锦簇的民族广场,镜头里的农秀亮表情痛苦,和弟弟妹妹们形成反差。
原来,临出门前,秀亮根据一名爱心人士送来的“偏方”,用食醋泡脚,引发剧痛。看到秀亮痛得不断掉泪,大家只好中断出游计划,将她送回宾馆。用冷水泡脚没有缓解疼痛后,几近虚脱的秀亮被送到医院急救。
秀亮在医院输液的5个小时里,不断地给自己的脚板按摩止疼。网友“卿扬十分”当天晚上10时下班后,赶到医院接替陪护,零时将秀亮送回了宾馆,陪她直到天亮。“她痛了一晚上,不停地喊妈妈。”“卿扬十分”心疼地说。
当晚接诊秀亮的医生,看到秀亮被“偏方”折磨得痛苦不堪,很痛心:“虽然秀亮的病情比较复杂,但我们有信心治好,请相信医院。”
原本,在“帮帮瑶山三姐弟”微信群中,不断地有一些爱心人士提供“偏方”,希望秀亮一家尝试。但是秀亮经历的这一风波,引发了大家的反省。曾给秀亮寄出两百瓶自产膏药的农先生,也表示:“还是把一切都交给医院吧。”
▲广西医科大一附院皮肤科主任林有坤带领骨干为孩子们会诊。
爱心人士和企业持续发力
12月10日,是自治区60大庆小长假的第二天。晚上9时43分,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收到一份来自自治区人大办公厅副巡视员韦强忠发来的文档。
韦强忠连夜将南国早报纸媒及“两微一端”关于“瑶山三姐弟”的20篇报道搜集整理,打算收假之后将材料汇报给有关部门,为三姐弟争取更多的救助资源。
12日,在多方协调之下,病情最严重的农秀亮被医科大一附院收治住院。13日上午,韦强忠带着广西企业扶贫助困联合会、广西万翔服装有限公司等多个团体的代表,到医院看望秀亮一家人。他们不但捐了4300元的爱心款,还带来3台下载了所有小学课程的“小智伴”机器人,方便孩子们在求医之时继续学习。
▲12月13日上午,广西企业扶贫助困联合会、广西万翔服装有限公司等多个团体的代表,来到医院看望一家人。
农秀亮终于能住院了,但由于父母不会说普通话,陪护成了难题。农秀亮老家——德保县定坡村第一书记苏志付迅速联系了德保县民政局,并传来好消息:自12月份起,瑶山三姐弟一家低保金档次调整为A类,保障其基本生活;二是申请民政部门临时救助,解决亲人赴邕陪护的费用。同时,秀亮的表姑被苏志付说服,将于14日启程前往南宁陪护秀亮。
全面评估后再确定治疗方案
12月12日下午,医科大一附院皮肤科主任林有坤和多名骨干,为三姐弟会诊。
林有坤俯身,视线和孩子们齐平。他举着电筒,检查孩子们的头发、牙齿,还幽默地询问:“你多少岁啦?有没有考100分?”“我能考100分。”秀亮妹妹调皮抢答,她一点也不害怕眼前这名爱开玩笑的医生伯伯。一番详细地了解之后,林主任吩咐助手联系相关科室,做好后续检查安排。
此后,林有坤还多次在繁忙的工作间隙,到病房和孩子们交谈。他表示,接下来,需要全面评估孩子们的身体、发育状况,再制定治疗方案。
住院后,爱心人士的关心依然不减。孩子们的“新妈妈”——爱心人士黄玲下班后就赶来看望他们,给他们全部修剪了指甲。群友“心影”利用下班时间,给三姐弟一家人送来了舒适的陪护床。瑶山三姐弟一家人的治疗进展,南国早报客户端将持续关注。
戳图片进入专题↓↓↓
来源丨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 巫碧燕 文/图
编辑丨莫妮娜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