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黄占玲
左手拿个黑色提包,右手拎着一个袋子,身穿绿色马甲……这样的形象,很难和医生联系在一起,但这确实是社区医生上门给居民做诊疗时的样子。作为南宁市青秀区东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一名全科医生,8月11日一大早,玉杰锋便和护士韦作娟一起前往新竹小区,给一对老年夫妻做体检。玉杰锋称,作为一名社区医生,自己会尽力守护每一名社区居民的健康。
▲玉杰锋在给社区居民做体检。 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 苏华摄
在细节中了解实情
当天上午7时50分许,玉杰锋和韦作娟到达覃先生家中,为夫妻二人进行体检。
“叔叔,您可以靠着我站着,这样就不累了。”在给覃先生称体重时,玉杰锋一边小心翼翼地扶着覃先生,一边说。当年过八旬的覃先生在玉杰锋的搀扶下小心翼翼地踩上体重秤时,玉杰锋并没有马上放手,而是等覃先生完全站稳后,放开他的胳膊三四秒,等体重称的数字不再变动,他马上又扶稳了覃先生。
在随后的体检项目中,玉杰锋和韦作娟一边检查,一边和覃先生夫妻聊家常。得知覃先生夫妻用温水送药,于是便一起检查他们所服的药品。玉杰锋说:“我们都是在聊天中了解病人的情况,从而给出更合理的建议。”
9时许,玉杰锋和韦作娟结束了这次体检,迅速收拾好东西准备离开,因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经有病人在等着。
尽量记住每位患者的姓名
“罗阿姨,您稍微等一下”“徐叔叔,您今天来得挺早”每天在门诊,玉杰锋总是向前来看病的居民打招呼后,再开始问诊。今年29岁的玉杰锋毕业后选择成为一名社区医生,他说:“社区给我的感觉更接地气,我想通过自己的工作方式,将一些健康的生活理念传播给更多人。”
来卫生服务中心看病的,以中老年人和儿童居多。玉杰锋每次都会尽量留出足够多的时间详细诊疗,他还要求自己,尽量记住每位患者的姓名。
但令居民赞许的,不仅是这名医生能记住大家的姓名,更重要的是他的细心。8月11日当天,在赶回门诊后,玉杰锋马上为一名等候多时的老人进行腿部注射。玉杰锋蹲在地上,拔针之后,拿着棉棒按紧针口,直至老人腿部不再出血,才起身离开。
在给另一名老人针灸时,玉杰锋总会不厌其烦地提醒老人,针扎下去可能有一点点酸胀,让对方注意。
想一直做居民的朋友
“社区医生的工作很繁琐,也需要很多的耐心。”玉杰锋说,在进行健康讲座时,一些老人会针对同一个问题反复询问。这时候,玉杰锋总会耐心回答对方的疑问。
近段时间,国内的疫情防控形势较为紧张,玉杰锋和同事还需要上门对一些来自中高风险区的人进行核酸采样。穿着厚厚的防护服,爬着一层层楼梯,往往一个采样做完,玉杰锋和同事已经全身湿透。
玉杰锋和同事的努力被社区居民看在眼里,居民们也开始心疼起这个负责的小伙子,像心疼自家的孩子一样。“你这样弯腰,时间久了,身体会受不了。”在给一位老人针灸时,老人发现床有些矮,玉杰锋需要时常弯腰,担心玉杰锋的腰会损伤,于是便想着给他定制一张高一点的针灸床。老人提出想法后,玉杰锋以为只是玩笑,没想到对方真的做了一张设计图。玉杰锋说:“我婉拒了老人的心意,但内心觉得很温暖。”
玉杰锋称,作为一名社区医生,在往后的日子,他希望能够一直做居民的朋友,为他们的健康生活做好参谋。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褚瑞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