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蒋文跃/文 何定坚/图
编前语:
每年夏季是中小学生溺亡事故高发季节。近日,自治区教育厅向社会公布了“广西中小学生溺水风险点警示图”,梳理出17259个溺水风险点,其中高危点1197个。连日来,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兵分几路,分别走访了南宁、桂林、钦州等地的溺亡事故频发地,发现相关部门都推出了各种劝阻预防溺水事故措施,但是情况仍然有喜有忧。
“岸边的家长,请你把水里几个孩子叫上来,在这游泳很危险。”8月19日上午,在南宁邕江大桥北岸,公园保安梁师傅来到河边劝阻下水玩耍的孩子。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走访南宁多个溺水风险点发现,岸边随处可见防溺水警示标牌和救生设施,一些社区安排防溺水志愿者轮班巡逻,防范溺水事故的发生,但仍有孩子不顾危险,在邕江边跳水、游玩。
▲永和桥南岸一处,立有防溺水温馨提示。
现象
防溺水意识有提升
但仍有人不以为意
根据“广西中小学生溺水风险点警示图”,南宁市有溺水风险点5815个,其中,市区的溺水风险点,大部分集中在邕江水域,尤其是跨江桥周边区域。
▲邕江大桥北岸一溺水风险点。图片均拍于8月19日
8月19日上午,记者来到邕江大桥北岸,发现下水阶梯上,有大人带着孩子在玩水,孩子穿着救生衣,大人不时提醒孩子“注意安全”。在同一处阶梯,几名小学生模样的男童结伴到此游泳,他们既没有穿救生设备,周边也没有家长看管。
▲一群孩子在邕江边跳水,安全性令人担忧。
南宁市蓝天救援志愿者协会志愿者汤先生告诉记者,大部分市民在游泳消暑时有很强的安全意识,能够做好下水前的准备活动,对孩子进行约束。但仍有个别市民安全意识薄弱,给自己及孩子的生命安全埋下隐患。
▲邕江边,有一些家长带孩子来游泳,他们对下水孩子严加看管
“一些家长平时约束不到位,有时在没有救生设备的情况下还带孩子到江边玩耍。”在日常的巡逻中,汤先生不止一次遇到大人带小孩来江边游泳,自己就坐在岸边看手机。根据他多年的救援经验,邕江表面上水流平缓,实则暗藏凶险,水草、急流、漩涡、渔网,都是潜在的威胁。他建议,家长应从自身做起,尽可能带孩子到泳池而不是到江边进行亲水活动,防患溺水事故的发生。
▲邕江大桥北岸一溺水风险点。
走访
多方力量共同参与
筑起防溺水安全栏
19日上午,记者在邕江大桥北侧岸边走访时,遇到了巡逻的邕江北岸公园保安梁师傅。发现有孩子在江边玩水,他立即过去劝阻,直到孩子们上岸后才离开。
▲邕江大桥北岸公园保安劝阻下水玩耍的孩子。
梁师傅介绍,这一片水域有水上派出所和社区的志愿者进行巡逻检查;邕江大桥南北岸还活跃着一批游泳爱好者,他们不但参与应急救援,也帮助劝离下水的未成年人。
▲一志愿者开着防溺水巡逻车到危险水域巡查。
随后,记者来到永和桥南岸,发现岸边除了“警示标牌+救生设施”的配置,还不时有身穿红色外套的防溺水志愿者在河边巡逻。
▲邕江大桥北岸一处,有水上救生器材柜和温馨提示
志愿者刘女士介绍,他们一天轮三个班,因为永和桥南一带水域为风险点,每一班便安排了两名志愿者。志愿者除了在江面及管辖的范围进行巡查,劝阻和劝离未成年人下水游泳,同时还负担救生器材的检查工作。
▲防溺水志愿者查看岸上救生器材。
据她介绍,他们的巡河工作自今年7月初开始,到8月底开学结束,经过一段时间的管护,如今未成年人到此下水的情况大幅度减少,“我们去年来的时候,还能见到很多小孩子来玩水,今年没有大人带的情况下,孩子们基本很少来了”。
▲一防溺水志愿者在岸边劝阻下水人员。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黄俏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