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小众运动飞入八桂百姓家之击剑 | “格斗芭蕾”在广西快步破局

阅读数:1245 发布时间: 来源:南国早报客户端 编辑:陈程 记者:覃江宜 实习生周慧庆 文/图
击剑是古老的运动,但在刚刚起步的广西,它又是年轻的

编者按:不具备开展冰雪运动自然条件的南宁,却有几万人爱上“冰上芭蕾”——花样滑冰;过去看似是“贵族运动”的击剑,短短5年间,完成了从小众运动到时尚运动的转身,颇受广西少年们喜爱……随着体育消费的多元化,一些相对小众的运动,越来越多地进入八桂普通家庭。

南国早报今起推出“小众运动‘飞’入八桂百姓家”特别报道,带您看看这些小众运动是如何改变广西人的生活的。

=============================

东京奥运会,女子击剑决赛,当中国选手孙一文完成绝杀,远在千里之外的广西,一群击剑少年有了感同身受的“释放”,这是属于击剑运动的精神内涵。

5年前,广西击剑还是一片空白,短短几年间,它已完成了从小众运动到时尚运动的转身。一身帅气白衣、一副黑色护面、一柄长剑变化多端……击剑是一项古老的运动,但在刚刚起步的广西,它又是年轻的。重要的是,它正展示出青春的朝气,从社会团体到体育部门,都认识到一柄长剑能够打开全民健身的新思路。

▲在前不久的一场击剑赛事中,南宁少年勇敢亮剑。

中西碰撞

击剑悄悄来到少年身边

轻如蝶舞,疾如蜂刺。8月21日下午,在南宁埌西一家击剑俱乐部,小学五年级学生韦予悦正和队友们在剑道上挥汗如雨。

和大多数击剑少年一样,韦予悦对这项运动一见钟情。几年前,妈妈带着韦予悦偶然来到击剑馆,她一上手就停不下来了——在上个月的广西青少年击剑锦标赛中,韦予悦取得了单项第六名。成绩来自平日不间断地练习,除了周一的闭馆日,她每天都到击剑馆报到。

在没有专业队的广西,击剑首先是一种自由生长的民间运动,10岁上下的孩子是这项运动的基石。最早吸引他们的是一种“高雅范”——自中世纪的欧洲起,击剑就与骑马、游泳、打猎、下棋、投枪与诗歌一起被列为骑士的7种高尚运动,讲究彬彬有礼、强调谦虚谨慎。随着多年来“佐罗”“杰克船长”等电影形象的精彩演绎,推崇“礼仪、公正、平和”的击剑悄悄开拓了群众基础,最终走进少年们的内心世界。

在艺术工作者李艳看来,9岁儿子一年多的击剑学习,实践的是某些层面上的“中西碰撞”,“剑术在中华武术世界里具有独特地位,然而在向现代体育项目转身的过程中,中国的‘剑文化’是长期缺失的。击剑运动有着与剑术相似的精神内涵,能让孩子距离中国传统的技艺与侠义更近一些。”

大多数家长让孩子学习击剑的初衷,既是强身健体,也是课余减压。针锋相对地交手,需要保持专注、反复试探、不停思考,在电光火石间做出快速反应,锻炼的是选手的综合能力。当然,击剑之所以吸引人,还在于一种人类与生俱来的“战斗欲”,少年们通过对标越来越强的对手,实现一步一步地成长。

五年蜕变

昔日“贵族运动”不再高冷

在2016年以前,击剑还是不折不扣的小众运动,前江苏击剑队的专业运动员董佳乐来到南宁时,本地还找不出一名专业教练。这名刚刚从赛场走下来的90后,成了广西击剑最早的拓荒者之一,组建团队、培训教练,用了10个月的时间把学生数量从1人发展到100人。如今,他的佼佼者击剑俱乐部已成为广西规模最大的击剑培训机构。

▲董佳乐(前排左一)和教练团队在给孩子们上课。

过去关于击剑的种种误读,随着民间击剑俱乐部的兴起、人们的深入接触而逐渐消散。比如,“击剑是一项危险的运动”,在现代击剑项目引入了完善的保护器具后,已基本消除了对抗中的危险性;比如,“击剑是一项贵族运动”,时下初学者一年的培训费用外加一套训练设备(包括面罩、击剑鞋服、剑等)在1万元出头,与不少艺术学科相比,并不算太贵;再比如,“击剑不是人人能练”,它其实并不要求特别出色的身体素质,注重的是协调性和敏捷度,普通人一两个月的时间就能上手。

“击剑是奥运会上唯一的武器格斗项目,与讲究团体配合的三大球相比,它更强调个人技能与头脑冷静。”董佳乐告诉记者,“这是一对一的对抗,当站上剑道,眼前就只有对手,结果不管成功还是失败,都需要自己独立承担。我们通过击剑培养孩子们的专注力、观察力和抗压能力。”

▲击剑考验的是专注力、观察力和抗压能力。

董佳乐记得,最早的学员里有一个孩子常因口齿不清而自卑,可他通过击剑找回了自信,以天赋和努力拿到了全国赛事的冠军。还有一个生活中让家长头疼的“熊孩子”,在剑道上找到了奋斗目标,现在他已成为广东击剑队的试训运动员,也是广西最早走出去的专业击剑选手。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广西业余青少年击剑选手已超过3000人,新一代击剑娃娃年龄低至4岁半,随着击剑俱乐部不断增加,击剑馆从南宁扩散到柳州、桂林和来宾等城市,参与人数还在持续增长中。

崭露头角

新兴项目走向大赛舞台

当广西击剑从小众走向大众,它一步步打开了人们的想象空间:

2016年5月1日,首届南宁击剑邀请赛举行,刚刚入门的少年们首次当众展示“格斗芭蕾”的魅力;2017年5月,首个面向公众的击剑邀请赛也在南宁上演。到2018年2月的南宁市中小学击剑公开赛,主办方第一次由社会力量转变为体育部门,标志着击剑正式进入了官方视线,没有击剑传统的广西体育在尝试着将这一新兴项目纳入全民健身与竞技体育的框架。

▲佼佼者俱乐部的小选手在剑道上练习步法。

如今,初出茅庐的广西选手已在全国赛事中崭露头角。2018中南地区青少年击剑公开赛上,毕业于广西体专的黄科方获得了U17+年龄组冠军,这是刚刚起步的广西击剑爱好者首次在国内大赛中摘取金牌。这一突破给了很多人信心,随后的几年,不断有广西选手在各项青少年赛事里拿到好名次。

在社会力量的帮助下,校园正在成为击剑运动的“主战场”,南宁拥有击剑队的中小学校已超过10个,有的甚至建起了击剑馆,这是校园体育新的热点。在“重振广西体育雄风”的目标下,新兴的广西击剑也承载起不少人的期待。记者从自治区体育局获悉,击剑有望在2022年的广西第十五届区运会上成为正式比赛项目,而在2023年广西举办的首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上,击剑项目也肩负着东道主夺牌的任务。这意味着,属于击剑爱好者的“大场面”还在后头。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