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张若凡 文/图
8月26日,自治区政府新闻办举行广西促进养老托育服务健康发展三年行动方案新闻发布会。按照行动计划,“十四五”期间,广西将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解决“一老一小”问题。
广西人口老龄化率不断加深
自治区发展改革委一级巡视员、新闻发言人黄汝焜介绍,我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解决好“一老一小”问题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关键之举。按照自治区政府的工作部署,自治区发展改革委会同自治区卫生健康委、民政厅,共同起草了我区促进养老托育服务健康发展三年行动方案,近期已正式印发实施。
▲新闻发布会现场。
目前,广西婴幼儿托位数为7.5万个,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3.9万张,占总床位数的42.4%。根据国家“十四五”规划目标分解指标要求,2023年广西婴幼儿托位数要达到17.8万个,净增10万个,护理型床位占比要达到53%,提高10个点以上。
广西1996年就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截至2020年底,60周岁及以上常住老年人口为836.38万人,占常住人口总数的16.69%,80岁以上老年人口132.46万,占老年人口的15.8%。桂林、柳州、贺州、河池、来宾、崇左等地老龄化率已超过17%,尤其是桂林市已超过20%。
全区人口老龄化、高龄化率不断加深,必将激发巨大的养老服务需求。当前,广西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供给能力不足,专业化机构总量短缺与供需的结构性矛盾并存,服务质量有待提升。
推动公办养老机构收费标准调整工作
自治区民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蒋海东介绍,广西从居家、社区、机构3个层面,对今后3年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作出了部署安排。
一是增强家庭养老照护能力。完善家庭养老支持政策,鼓励家庭成员与老年人共同生活或就近居住,履行赡养义务和承担照料责任。探索建设“家庭养老床位”,主要依托养老服务机构上门为失能失智老年人提供专业照护服务。同时,实施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试点,目前在柳州市开展试点工作。
二是扩大社区养老服务有效供给。落实新建城镇住宅小区、老城区和已建成居住区按标准建设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依托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在街道层面建设具备全托、日托、上门服务及对社区养老服务提供技术支撑等综合功能的养老服务机构(中心),在社区层面建立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
三是拓展优化养老机构功能。强化政府兜底线、保基本的职能,充分发挥公办及公建民营养老机构的兜底保障作用,重点为经济困难的失能失智、高龄、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老年人提供托养服务,其余床位可以向社会开放。推动各市、县(市、区)按程序启动公办养老机构收费标准调整工作。推进建立健全广西养老机构等级评定机制,不断提升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
加强养老服务行业风险防范
近年来,国内养老服务领域发生了一些安全事故、非法集资等问题,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对此,广西将从质量安全、从业人员、涉及资金和运营秩序等方面加强监管,防范化解养老服务行业风险。
建立自治区、市、县三级联动的综合监管机制,建立完善养老服务监管清单。将养老服务纳入公共安全重点保障范围。加强养老服务领域非法集资的防范、监测和预警,指导各地面向老年人开展经常性非法集资识骗防骗教育宣传工作,增强老年人群体对非法集资诈骗的识别防范能力,严防养老服务领域以虚假投资、欺诈销售、高额返利等形式进行非法集资。严厉打击面向老年人的非法集资、保健品欺诈等违法犯罪行为,及时曝光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的典型案件。
鼓励有条件的幼儿园招收2—3岁幼儿
在“一小”环节,广西将采取一系列措施推进托育服务健康发展。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自治区老龄委办公室主任梁丽玲介绍,在增强托育服务有效供给方面,支持各级党政机关、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社区积极挖掘现有资源提供托育服务,支持有条件的幼儿园开设托班,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采取自建自营、合作经营、委托经营、公建民营、民办公助等方式兴办托育机构,鼓励有条件的幼儿园招收2—3岁幼儿。
同时,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支持社会力量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专项行动,积极争取中央专项资金支持全区普惠托育服务机构建设。支持和鼓励民营、国有企业等参与各级政府推动的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
到2023年,托育服务体系初步建成,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3.5个以上,到2025年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4.5个。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陈程